第46章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监最后一句话说完,吏部全体中高层干部相顾失色,冒着君前失仪的风险,一齐看向罗钦顺。
踏马的咬人的狗不叫!你个罗呆子,什么时候跟皇上暗通款曲了?
你也是一个两面人!
徐天赐杨植第二天大早就起来离开扬州这个是非之地,一路上徐天赐嘟嘟嚷嚷,为徐家嫡长子祖传的宋徽宗花鸟图流落到杨植手里感到非常不开心。
“凡事要往好处想,”杨植安慰道:“你们武勋与国同庥,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徐天赐叹道:“还是考进士好,你看外戚武勋藩王,哪个不看文官脸色过日子?你如果考上进士,要记得我这个大哥!”
扬州距南京非常近,徐天赐中午就回到南直锦衣卫衙门销差,杨植自然陪着这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反正大家都很闲,南京锦衣卫都指挥使把两人留在办公室喝茶聊天。都指挥使笑咪咪地问杨植:“你要不要在肩上绣一条龙爪?”
如果不是想考进士,杨植真的就会这样做了。他连忙引开话题说道:“我要在国子监读书的。”
双方混的圈子不一样,都指挥使“哦”了一声,拖长声调又对徐天赐说:“你家兄长魏国公上午找到我,说堤内损失堤外补,让你多办点差。
我也不知道他什么意思,本来看你风尘仆仆,不想让你能者多劳的。但我把衙门里的指挥使排了一下,愿意任事的也只有你,所以还是你去吧!”
“什么差遣?”
“圣上传旨,去苏州抄前吏部尚书陆完的家。”
杨植向徐天赐挤眉弄眼,好大兄心领神会,说道:“那我从南直衙门带十五人去,请都指挥使指派其中十人。再借调几个人手,从应天府锦衣卫借两人,从凤阳府锦衣卫借一人。”
都指挥使惊讶地看着徐天赐:“你成熟了,心智不次于我!以后我的儿子们就拜托你照顾!”
陆完是苏州府长洲县人,在兵部尚书任上与朱宸濠交通,东窗事发被下诏狱并籍没家产。
杨植赶紧回到住所,把涂惟、舅舅、小舅子等人叫过来,问:“凤阳商社在三吴地区有什么布局,多少人?”
小舅子估算一下,说暂时只有二十多人,在南京、常州、苏州、松江。
“人数不够,多从凤阳军户锦衣卫户找袁、冯、郭三家的亲戚来,我让徐大哥把你们调过来。涂老爷今后要去福建,也要带一批人过去,新来的人先跟着你们练手!”
两天后徐天赐带着如狼似虎的一群锦衣卫连同杨植来到苏州府长洲县陆完的家中。这年头宦游之人大都是让父母亲老婆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外出为官,陆完九十岁的老母亲尚在。
杨植心中不忍,对徐天赐告一声罪说另有要事。抄家不是技术活,徐指挥使痛快地答应了。
杨植千叮万嘱,让徐天赐给陆完一家体面,别干出污辱女眷之类的勾当,见徐天赐答应下来,就换上秀才襕衫去找礼经老师王宠。
王宠正在家里开辅导班给学生们讲学,瞥见在窗台外探头探脑的杨植,随即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并宣布下课。
待学生走后,王宠咤道:“这个月怎的来得如此之晚?”
杨植笑嘻嘻送上几个银锭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是明年的学费。”
王宠吃惊说:“不须这么多学费!你哪来这么多钱?是不是又鱼肉良善百姓了?”
杨植不解地问:“为什么要说‘又’呢?老师收下束修再说别的吧!”
“好好的一个人,干嘛加入锦衣卫!”王宠狐疑收了银子,开始问杨植《礼经》,杨植额头冒汗,只回答出来五成。
王老师怒道:“这几段,上个月我掰开了揉碎了喂给你!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难怪要重金贿赂于我!”
杨植苦着脸道:“实在是公务繁忙!老师我这次来苏州不是来求学的,是来抄家的!”
王宠疑惑不解:“十处打锣九处有你!你一个凤阳锦衣卫,南京国子监监生,跑苏州来抄家,难怪能拿出这么多银子!”
杨植哭笑不得。王宠叹口气,从屋内拿出一册手抄本说道:“这是我的独门秘笈《礼经考题精解》,一向不外传,你现在就在这里抄,不得带走。”说着把屋门锁上走了。
杨植无法,只得老老实实抄书,连抄了两天,吃住都在王老师家里。
第三天终于抄完了,杨植出门去了一趟陆完家,锦衣卫已经完成了“拷饷”工作,陆完一家老小被关在几间屋子里,他们都要被锦衣卫带去南京锦衣卫诏狱。在本时空中,陆完九十多岁的老娘最后就死于诏狱。
杨植也没有办法,又回到王老师家里继续学习,却看到连唐伯虎也在。
唐伯虎踌躇一会,对杨植说:“王相公想见你。”
杨植猜到了为什么,对唐、王这对仆街仔叹道:“世事无常终有定,人生有定却无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