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吏部第三次部议现在开始。”

吏部的会议室里,台上的吏部尚书陆完瞟一眼左边的左侍郎廖纪,右边的右侍郎罗钦顺,又看看台下一堆堆的郎官主事,揉揉额头,宣布开会。

前段时间,正德几乎把朝廷吏部之外的郎中及以下的官员清扫一空。上百个官员被杖责后贬去外地,十几个官员被杖毙,给京官生态园留下了巨大的基层空缺。

陆完不得不让文选司、考功司把大明进士出身的六七品官员们的档案翻出来,找出可以补缺的人,每找到一批就开一次堂官集议会议。

其实部议可以不开。按大明体制,六七品京官的铨选、升迁,吏部尚书一个人就可以拍板,甚至文选司郎中就可以决定。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因为空缺太多了,各个方面的势力都要考虑,在朝堂形成平衡。而且以陆完的层次,他基本上不认识五品以下的官员,所以需要集思广益。

左侍郎廖纪、右侍郎罗钦顺老神在在,闭目养神。

大明官府里各个部门的副手,其地位都很尴尬,制度上都没有明确的职责,都需要主官授权。正如府丞不如排名后面的推官,侍郎也不如下面各司的郎中。

陆完是成化年间进士,是廖纪罗钦顺的科场老前辈。何况陆完以平刘六刘七的军功先当兵部尚书,再迁为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哪里会看得起左右两边寸功未立、只会辩经的弘治年间进士!

踏马的不务正业,《大学》、《中庸》加起来总共才五千字,你廖纪写十几万字的读后感有何用?你罗钦顺翰林出身,你清高你了不起,你关起门来搞气学又有何用?

怎么我有两个这样的副手!根本指望不上!

平日在部议中,左右侍郎就是背景板。今天也不例外,只有台下的郎官们紧张地掏出碳笔和笔记本,准备记录文选司郎中报出来的一个个人名和履历。

今天的吏部会议室里,除了左右侍郎,个个都有疲惫之色。郎中、员外郎们天天在档案里筛呀筛,每过半个月拿出一批名单上会,再集议挑选。

陆完见属下被九九六搞得无精打采,决定讲几句冷笑话。

“我知道大家都很累,但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我又何尝不怀念当年做牛做马又挣不到钱的好日子?

那时朝廷派我打流寇,我从涿州追到开封,又从武昌追到淮安,每战必身先士卒!衣不敢解甲,人不敢下鞍,双股被磨得鲜血淋漓。那种日子是多么地充实!

跟我年轻时比起来,你们太享福啦!

大家要充分认识到,吏部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吏部是为国取才,要站在朝廷的高度选官!

最近从南京传来一个词叫‘两面人’,我认为这个词很好!

‘两面人’口是心非,表里不一。他们对朝廷的大政方针、决策部署,‘坚决拥护’的调门唱得比谁都高,‘步调一致’的口号喊得比谁都响,但实际上这种台上宣誓台下放肆的‘两面人’,对大明的危害最大!所以吏部集议,就是为剔除那些‘两面人’!”

话音刚落,吏部会议室的大门“砰”然被人踢开,五名锦衣卫面目狰狞闯了进来。为首锦衣卫小校手举驾贴对众人一亮:“锦衣卫办案,闲人回避!”

这是什么情况?会议室鸦雀无声,台下众郎官面无人色,会场上甚至能闻到某种不可名状的味道。

小校恶趣味地环顾会场,让屋内气味充分发酵,然后一挥手,两名锦衣卫小旗跳上台去,一把打掉陆完的乌纱帽,一左一右夹住陆完就要下台。

陆完如梦初醒,他抓住桌子边缘,大喊:“我在霸州立过功,我为大明流过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圣上!我要见圣上!”

桌子被抓翻,左侍郎廖纪、右侍郎罗钦顺连忙跳起来,心惊胆战地避在一旁。

小校冷笑一声:“陆完,你就是一个‘两面人’!有什么话,到诏狱跟北镇抚使说去!”

听到“两面人”这个词,陆完浑身瘫软下来,颓然不再反抗,被架出会场。

众人惊魂未定,这个会还开不开?郎官们一齐向左侍郎廖纪望去。

廖纪是海南岛陵水县人,三十多岁才从海南岛来到北直河间府投奔父亲,于弘治三年在北直考上进士,非常不容易。他考上进士的消息传到陵水县,陵水县民放了三天的爆竹,为他立碑。

所以廖纪不但自视甚高,而且罗钦顺科名晚于他、吏部排名也低于他,天官之位由他接替是理所当然。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碰到偷懒不管事的皇上,让朝臣廷议推举吏部尚书也是有的,但大家知道正德不是老爸孝宗敬皇帝。

见众人都众望所归地看着自己,廖纪定定神,咳嗽一声。有见机快的郎官迅速上台,把桌子椅子扶起整理好。

廖纪满意地点点头,来到座位坐下,开口道:“吏部工作岂可因为陆完下狱而中止,现在我宣布……”

话音未落,吏部会议室的大门又被推开,众人条件反射地跳起来,齐齐向门口看去。

这次进来的是一名太监和两名小宦官。太监手捧卷轴,吏部中高层干部都是老司机,看卷轴和纸张的材料颜色就知道是太监来宣旨。

这是要给廖侍郎落听了?如果吏部之外的尚书转迁天官,太监不会来吏部宣旨的。

众人齐齐跪倒接旨。只听得太监念完前面又臭又长的套话后,停顿一下,给众人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

“除,”太监拉长声调,硬控五个呼吸后,继续说道:“除罗钦顺吏部右侍郎,迁为吏部尚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手持大女主剧本

澜澜语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