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鸿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莺啼血,莫笑相公痴,孤鸿一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个多月后。
一日深夜,曹慕之刚眯着,却便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吵醒,眼见天色还昏暗着,他意识到事情不对,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翻起来,直奔义父的书房。
“见过将军!”
“进来吧!”
曹慕之刚一进去,就看到曹东正在看信,曹慕之以为又是敦煌郡传来的捷报,只乖乖的给义父倒了茶水奉上去。
说起来,第一次收到捷报时,曹慕之满心惊异,他实在想不明白,敦煌郡的一万军士,即便算上新招募的三百军士,是如何多次战胜那三万契丹兵的。
暗地里,曹慕之曾照着急报上的内容,推演过好几遍沙盘,可无论怎么推演,都只有一个结论——所有的胜利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拼杀出来的,就这样,宋仁远竟率领部队顽强的抵抗了一个多月......
曹东脸色深沉的将那密信递给曹慕之,曹慕之打眼一看,便看到上面洇着血渍,血滴下写着:“火器诡谲,燕山战败,速送军粮!”
曹慕之看了义父一眼,见他点头,便将那急报放在蜡烛上焚化了。
曹东看看飘扬在半空的灰烬,悠悠问道:“之儿,你从这报上看出什么?”
曹慕之沉思片刻,才道:“燕山之地,四面环山易守难攻,贸然进去死路一条,宋将军向来谨慎,如今攻入燕山,恐怕是粮草告罄才急于突破......”
曹东抬眸看了曹慕之一眼,他淡然的眼神里看不出悲喜,曹慕之一时有些不明白义父的意思,忙低头道:“慕之胡言乱语,还望义父赐教......”
曹东也不回答却话锋一转,嘱咐曹慕之。
“忠儿这几日在家也歇够了,今日你便带他去翰林院听学,各家子弟都勤奋用功,我们也不要落下来......”
“是”,曹慕之忙拱手施礼,心里却揣摩起义父话里的深意。
去翰林院听学?自家公子从小痴傻,别说读书,就是字也不认识几个,去那翰林院也无外乎换个地方睡觉,看来义父绝不是让他送曹忠上学那么简单。
“各家公子都勤奋用功......”
曹慕之忽然想起义父的后半句话,仔细想来便明白了,义父让自己陪护曹忠前去翰林院,估计是要暗中监视,那些世家子弟的动向。
天一亮,等曹慕之护着曹忠来到翰林院时,里面早已满满当当的坐了各家子弟。
见到曹慕之,众人纷纷起来行礼:“见过曹公子,见过曹统领”,言语虽是先敬曹忠,可行礼的角度都对准了曹慕之。
这启和上下谁人不知,曹忠自出生就是个傻子,担不了重任,而曹慕之虽是曹家义子,可却是个难得的人才,不仅功夫一流功夫,为人处世也很得体,将来必得大用,因此上到各郡尚书,下到各府子弟对他都极为尊敬。
曹慕之习以为常,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众人,却见众人的装束不似之前那般华美精致,都换了粗布衣衫,苍山郡的沈晨曦甚至换了麻布衣服。
曹慕之忽然想起,那日在大殿上沈尚书堪称绝妙的演技,心底忍不住嗤笑一声,有其父必有其子,看来他也传承了父亲的绝佳演技......
“见过诸位公子”,曹慕之淡淡的回了一句。
闻声,众世家弟子这才敢收回手,可还是静肃的站着,直到曹慕之坐下,众人才跟着坐下。
曹忠好似没看见周遭的一切,他径直穿过人群走到桌案边,一把抓起上面的毛笔,胡涂乱画起来。
曹慕之懒得管他,一边翻着手边的《论语》,一边暗暗搜寻着宋济泽的身影,可找了一圈都没看见。
正疑惑着,却听到夫子严厉的训斥声:“几时听学?”
“卯时”,不大的声音,却让曹慕之有了兴趣,他转头去看,果然看见一袭白衣戴着帷帽的宋济泽正站在门口。
只见那夫子面色一沉,厉声喝道:“明知故犯,伸手!”说着,便从袖里抽出一把油光发亮、宽厚结实的戒尺。
“啪~啪~啪~”,戒尺击打手掌的脆响,如同夏日里突如其来的惊雷,瞬间打破了院子里原本的宁静。
“哎?他一向不是最早来学堂的吗?今日怎么迟到了?”曹慕之循声看去,武陵郡的徐平心正探着脖子疑惑着。
“呵,肯定是因为他父亲打了败仗,他害怕的睡不着呗”,沈晨曦满眼不屑道。
闻言,众人七嘴八舌的说来了:“是啊,我也听父亲说了,竟然打了败仗......”
看着眼前这群连五谷也分不清楚,却热爱讨论国家大事的世家子弟,曹慕之的厌恶明晃晃的从眼睛里流出来......
懒得再听他们说的蠢话,曹慕之干脆转过头专心看书,却见曹忠不知何时趴在涂满墨汁的桌子上睡着了,口水混着墨水,沾了一脸......
“呦,这是怎么了?”,那夫子不知何时已走到曹忠身边,说着,就要扯着袖子给曹忠擦口水。
“不必麻烦了,我来吧”,曹慕之淡淡应着,伸手从怀里掏出一个帕巾擦拭起来。
那夫子讨了没趣,只悻悻笑着走上高台。
曹慕之一边给曹忠擦着,一边装作不经意的样子往后看,却见宋济泽站在门槛边安静的看着书。
那夫子摇头晃脑的讲起来,可还没讲几句,便被震天的呼噜声打断了,他气恼的转身去看,扫视一圈却发现是曹忠昏昏睡着。
看着那夫子欲言又止的样子,曹慕之用胳膊肘戳了戳曹忠,曹忠睡得正香,也不睁眼,只是换了姿势继续睡,好在呼噜声小了些。
那夫子满眼感激的看了曹慕之一眼,又见众人盯着他,忙清了清嗓子继续讲起来。
曹慕之用余光扫了曹忠几眼,脸上虽没有任何表情,心底却涌出几种复杂的情绪,羡慕?嫉恨?厌恶?好像都有.......
另一边,曹东便和尹温书早早来了未央宫,大殿之上明黄的软榻上,躺着一个穿着华服的女人。
“见过萧后!”曹东和尹温书恭敬的在地上拜了。
闻言,软榻上的萧后这才转过身子,只一伸手,一旁的侍女们忙扶着她斜倚在抱枕上,又一抬手,一个侍女忙端来玉瓷杯子。
萧后轻呷了一口,才慵懒的问着:“今日何报?”
“回禀皇后,探子来报,说......”,曹东故意停顿不语,只满脸为难的看着屏风。
“说什么,只管如实报来!”萧后意识到不对劲,那双柳叶眉也吊了起来。
“探子说,几日前契丹使者去敦煌郡和谈,可不知何故,宋仁远竟杀了那使者,这才引的契丹王阿元明大怒,重兵之下,敦煌郡抵挡不住吃了败仗,就连原本占领了几年的西凉旧都,也被抢走了......”
“岂有此理,宋仁远竟罔顾百姓安危国家存亡,实乃十恶不赦之人,按律当诛九族!”萧后已气的直起身子。
尹温书却拱手道:“回禀皇后,卑职以为此事当下不宜声张,若是那宋贼率众谋反,按国库目前的情况,实在难以招架,不如让曹将军前去敦煌郡,以支援之名,先击退契丹,再将宋贼擒拿回来!”
闻言,萧后思忖起来,片刻后才缓缓的点点头:“好,就按尹尚书说的办,今日早朝按下不表,只说要去送粮!”
“谨遵皇后教诲!”曹东和尹温书拜了才退下。
朝钟响过三遍后,众大臣一起入殿,金銮殿的蟠龙金椅上还是空着,只有一旁的织锦屏风后端坐着萧后。
众人恭敬的跪在地上,拜着:“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平身!”,闻言众人才徐徐站起身来。
“今日何报?”
闻言,曹东执笏上前:“回禀太后,敦煌郡传来战报,宋将军在燕山吃了败仗,急需补给。”
闻言,朝堂上众人发出一片惊呼,敦煌郡连续一个多月的捷报,早已让他们忘记了,宋仁远只带着一万多将士,却和那契丹的三万敌兵,殊死搏斗了一个多月。
眼下,众大臣惶恐不安起来,心里满是对宋仁远不中用的责怪,众人都紧紧盯着那屏风,企图能从萧后的一举一动中,窥探出什么指示。
“尹温书,各处减省下来的银子积攒了多少?”
“回禀皇后,共计七万两!”闻言,众人都默不作声了,毕竟距离那十五万粮草的需要还差些距离。
“曹东何在?”
“臣在”,曹东应着,执笏上前一步。
“曹将军,将所有银子折成粮草,需要多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