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五百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非寻常交易,非接触探墓,反盗墓:国宝专案组,行走的五百万,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齐朝暮看看郑弈可怜兮兮的小脸,也心里不痛快,赶紧讲个故事:“九八年,永定河故道。有帮倒斗的用金属探测仪找着个辽代将军墓。我扮成收旧货的,拎着蝈蝈笼子跟在他们后面盯梢,就这么周旋三天三夜。”
齐朝暮突然压低声音,京腔里透出冷意,“最后摸进墓室那刻,你猜怎么着?主墓室居然有一口青铜棺材,上面还蹲着一只活的黑猫,眼珠子绿莹莹的,能当夜明珠......它嗷一声就朝我扑来!”
郑弈听得入神,连风浪打湿裤脚都没察觉。
等齐朝暮的惊悚故事讲完了,船身也慢慢平稳下来。
“到咯!”阿龙扯着缆绳探头,“几位领导,这片海底就是七八座沉船墓。我记得前段时间,张警官追踪的那些海捞货,源头就在这!”
我点点头:“很好,给老张他们发个信号,通知其他线人做好接应准备。我们继续往前吧。”
海底墓穴还在前面。
又向前行驶大约半小时,三艘海警船突然划开雾霭,与我们擦肩而过。
一见到我们的船,这三艘海警船不仅没有减速打招呼,反而加快速度,变成一个三叉戟形状,迅速包抄向我们后方。舰首破浪形成的白色航迹,如同斩向深海的利剑。
郑弈回头看看他们,又疑惑地问我,这些海警船为什么会和我们背道而驰,走完全相反的方向呢?
“因为他们还有别的紧急任务。”我带郑弈回到船舱,也递给他一只耳机。
通过耳机,我们可以全程听到老张那边追缉文物的动静。
他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是与一群急于出手“海捞货”的盗墓分子假装交易,等海警船抵达,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我们西海地区地理情况特殊。有些盗墓分子至今还保存着“浪里验宝”的老传统。简单来说,就是不能在陆地上出手古董宝贝,而要在行船上敲定价钱。
老张这回带着他的徒弟,也体验了一把当“卧底”的感觉。他们顺从盗墓分子的意思,带几名便衣登上贼船,以身入局,假装要买卖文物。
同时,老张也全程佩戴耳机,方便我们这边指挥。
我和郑弈听见,那边先是有人扯开嗓子,用西海话大声喊:“欲去讨海啦!”
又听一声轻笑,有人用西海话接茬:“放心,保证比三月十五赶海还热闹嘞!”
我跟郑弈解释说,这句话里的“三月十五”和“热闹”,就暗指埋伏在二十海里外的三艘海警船。
不一会儿,对面出现一个凶巴巴的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我就明显感觉那人是个狠角色。他操着西海话,冷哼一声:“先验货!”
话音刚落,就听那边甲板上面传来咕咕咚咚的动静,似乎是有人把什么大件儿搬上船了。
尘埃落定。有人介绍说,这是西周早期的青铜尊——上面还有铭文!
我们又听见老张的声音:“这铭文笔画太规整,倒像是电脑字体——怎么,敢拿拓片描的假货糊弄爷?”
耳机里面啪啦一声,也不知是掀桌子还是砸器物。似乎谈崩了。
我余光瞥见郑弈一直听得很认真,很紧张,现在更是忧心忡忡,他盯着我,仿佛在问接下来该怎么办呀?
我笑着按住郑弈的手,说别急,他们都不是傻子。他们现在还没有开始交易呢。他们都在试探。
果然,耳机里一片缄默的气氛。双方僵持一会儿,就听之前那个凶巴巴的声音主动示好。说:“莫生气啦!好货在另条船,跟我们来。”
老张那边也给我发了消息。意思是要开始动手了。我们先是听见那边有人用临高话惊呼:“东北方有黑云!”——这是我们提前约定好的暗号——暗示着海警船已经完成合围。
老张也开始顺势嚷嚷:“要变天就赶紧的!爷可不想喂龙王!”
那头沉默片刻。又传来轰隆隆的声音。大概是对方更多船只驶入警方埋伏圈。
一阵兵戈交错,我们只听对面有人怒吼一声:“雷子!早看出你们不对劲!”
盗墓黑话中,“雷子”,就代表了我们警察。
“动手!”老张的一声暴喝与海警船的鸣笛同时响起。
半小时后,十箱走私文物整整齐齐,摞放在甲板上。老张与我视频通话,并完成汇报,又朝我身后的齐朝暮竖起大拇指,说还得是您。这一出浪里白条“智取生辰纲”,够我学半辈子!
正午时分,我们终于抵达西沙海域。郑弈看着大海深处传来的画面,忍不住发出感慨:“我还以为这里是鬼气森森,漆黑一片呢。原来海底墓这么美......”
透过澄澈海水,有五彩缤纷的鱼群和珊瑚丛,考古队设置的防护网如同水晶宫帘幕。
“美?”齐朝暮笑道,“之前这里飘出四个盗墓的,他们肺都被水压挤成豆腐脑了。”
“师傅!”我制止他继续说下去,别吓唬小孩。
齐朝暮却自顾自道:“小子们,咱可先说好。要是待会儿下海,见着海参别当太岁供着,瞅见砗磲壳甭当和田玉请回去——之前不知道是哪个姓时名光阴的新瓜蛋子,抱着团海藻非说是什么北魏佛幡,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不过,当我们真正开始操作时,探墓显示屏上的灵敏波动,却让齐朝暮原本紧皱的眉峰渐渐舒展。郑弈跪坐在甲板,指尖悬停在触控屏上,聚精会神地捕捉多频段声呐发出每一次脉冲。
“三号频段有反馈!”郑弈按住耳麦,汇报说。探墓显示屏上,示踪区域赫然显现出十字交叉的规整纹路——这绝非自然形成的珊瑚礁结构。
郑弈的指尖飞快调出三维建模:\"北纬16°某某',东经111°某某',深度82米。海底墓穴的空腔下方有填充物。初步判断是倒灌的海水泥沙......”
当最后一次全频段扫描完成时,郑弈长舒一口气。他用手背抹掉鼻尖汗珠,将最后一组数据导入加密渠道。
“整座海底墓穴的完整三维模型,已同步至吴州与西海市局指挥中心。”他转头看向齐朝暮,“齐领导,不用下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