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五百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高科技兴警,会喘气的AI,反盗墓:国宝专案组,行走的五百万,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终于,惊涛骇浪屈服在我们的船底,发出细碎的呜咽与求饶声。
我摩挲着郑弈手持的声呐接收器,恍惚间,想起了当年跟着第一任师傅出海打捞文物的场景。
那时候,考古队的老师傅们得扛着半人高的老式探测仪,活像驮着龟壳的老海龟,在甲板上深一脚浅一脚地挪。遇上鲨鱼群围船,还得往海里撒猪血调虎离山——他们都是在拿生命去守护文物。哪像现在,郑弈动动两根手指,划拉两下平板,整片珊瑚礁的断层影像就跟剥了壳的生蚝似的,白花花摊在我们眼前。
“真像老中医把脉。”我开玩笑道。整座海底墓穴就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墓穴甬道就像人体经络,只需从外部探测,内部情况就能纤毫毕现。
“这要是搁十几年前......”齐朝暮忽然开口,说,“当年我和老关追查南澳一号沉船案,硬是靠六分仪罗盘,还有一张盗墓分子供出来的‘藏宝图’描了半个月。老关当时还是毛头小子,第一回下海探宝被海蜇蛰得浑身肿成发面馒头。”
我跟郑弈彼此交换了个吃惊的眼神。我们实在没法把这话里话外的倒霉蛋,跟如今那个冷面无情的王牌刑警联系起来。
“后来呢?破案没?”郑弈往前探身子,忍不住好奇地追问。睫毛扑闪扑闪的。
“那当然。”齐朝暮笑着说,也不看看你们关师傅是什么传奇人物!
他又问我和郑弈,你们上回在西海十二楼拍卖场,是不是已经见过关望星的祖传牌匾了?
“您是说——刻着‘司烜’两字的牌匾?”我对那幅牌匾印象很深。
“嗯,他祖传的牌匾不轻易示人,但他祖上那观星定穴的绝招在道儿上可是有名有姓。”齐朝暮说,有些事情确实很难用科学解释吧,总之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后来老关被海蜇蛰得发高烧,躺在西海卫生所,梦里都在喊什么‘北斗星偏了十五度’!都快烧糊涂了,还硬让我们按他乱嚷嚷的方位重新测算,结果还真他娘摸到沉船了!”
众人哄笑间,我注意到一旁的郑弈又把建模图某个区域反复放大。那张原本轮廓模糊的海底墓内部结构图,在增强现实算法处理下,竟显露出文物器皿的模样——这分明是我们当初在天井里看到的,密密麻麻的唐三彩!
“怎么?你在水上就能直接进行海底文物年代鉴定?”我微微惊讶道,“隔山打牛?”
“目前还没有那么智能,但技术进步这么快,将来可说不定哦。”郑弈得意地朝我笑笑,露出少年人特有的狡黠,“我只是把纹样特征导入系统,就能比对全国文物普查档案里的百万件标本——对了光阴哥,听说你当年为了鉴定个唐代海兽葡萄镜,还专门跑国家博物馆抄了三天资料?”
“你小子!”我笑骂道,说你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郑弈说:“我还听关师傅讲过。齐领导,当年您带队摸进明孝陵地宫时......”
“拿蜡烛当探照灯,拿罗盘当GpS。趟过的机关,遇到的风浪,跟倒斗的没什么两样。”齐朝暮接话道,“现在的孩子多享福。当年我们下海探墓,头个月净练闭气——脸埋水缸里数铜钱,数错一枚就加半炷香。”
“还有那次在辽北,寒冬腊月的,”齐朝暮说,“咱得往腰上拴根麻绳,跟秤砣似的往冰窟窿里沉。河底淤泥糊住潜水镜,全凭手指头摸陶片纹路——谁能想到现在,一个个捧着平板电脑就能当‘巡海夜叉’!”
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也为公安工作插上“金翅膀”、装上“加速器”。
都说科技赋能,守护平安。
那守护的,不只是千家万户的平安,也是大家背后,更多藏蓝色的身影。
什么叫科技兴警?这就叫科技兴警!
齐朝暮望着远处海天相接处翻涌的云层,突然伸手揉了揉郑弈的脑袋:“小崽子,你这一套玩意儿要是发明二十年,国家不至于流失这么多文物。但事物就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催不得,急不得。他们古玩行当常说什么花钱买教训,花钱‘交学费’这一说。但现在想想,这些年来,咱们国家又何尝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探索,该交学费就交呢......”
返程时,暴雨突至。
我们挤在船舱里,烤鱼在炭火中卷起金边。齐朝暮拿火钳打着拍子,哼起荒腔走板的京韵调子,混着雷声在浪尖翻滚;郑弈蜷缩在毯子里标注坐标,可爱的熊猫保温杯在他膝头摇晃。
倒有一种说不出的温馨。
“吃,都吃。”齐朝暮把烤得焦香的鱼腹夹给我们,说等吃饱了,咱们上岸了,才有力气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
暴雨砸在舷窗上,我望着雨幕中渐显的西海海岸线轮廓,仿佛一位企盼许久的胜利女神,正向我款款走来。
我把第一块烤鱼先送到郑弈嘴里。炭火映得少年的面庞忽明忽暗,他抬头朝我笑笑,春暖花开。
他膝头的平板还在持续接收卫星信号,将海底墓的检测数据源源不断传回西海和吴州指挥中心。
“趁热乎。”齐朝暮把烤得焦脆的鱼皮掀给我,“当年在东京湾蹲点,冻得跟冰坨子似的,做梦都想这口。”
“嗯,我记得你们在追一尊流落日本的唐代金铜佛坐像吧?”我笑着说,“师傅,你是不是做梦也想不到,以后能坐在这儿烤着火就能把活干啦?”
齐朝暮正用火钳拨弄炭块,闻言嗤笑:“科技是够享福的。但话又说回来,干咱们文物侦查这一行,还有一种东西是科技比不得了的——情绪价值,听过么?”
“情绪价值?您举个例子。”
“比如当年我在北海道装成收废铁的,跟那帮雅库(雅库扎,日本黑帮名)周旋时可没少听新鲜——知道他们管我叫什么?——‘会喘气的文物鉴定仪’!”
我深以为然。如果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迅速判定一件文物的真假,我们会称赞科技发展迅速。但如果有高手能一眼判定文物的真假,我们会惊叹这个人真厉害。
在此过程中,这个人自然也会收获很高的情绪价值。
这也是为什么古玩行业能吸引这么多人前仆后继的原因。人都是需要认同感的,不管是哪个方面。
暴雨重重砸在舷窗上,打断了这场横跨二十年的对话。船身摇晃,让我们不到游乐园,也能体会到真实版的海盗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