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战前夕
周末在家吃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大战前夕,好好好再打压我就真造反给你看,周末在家吃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一晚,钰门关内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所有人都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来,紧张的氛围如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整座城关死死罩住。
投石机在士兵和工匠们的吆喝声中嘎吱作响,被缓缓拖至城墙各处关键据点,粗大的绳索紧绷,滑轮飞速转动,一块块磨盘大小的巨石被稳稳吊装到位,旁边堆满了备用的石料,仿佛一座座小山丘。负责调试的工匠们满头大汗,眼睛瞪得像铜铃,手中工具上下翻飞,仔细校准投石机的角度与射程,嘴里还念念有词,反复叮嘱操作的士兵务必谨记要点。
火油则被分装在密封的陶罐里,一罐罐小心搬运、码放整齐,士兵们脚步匆匆,却又谨慎万分,生怕稍有差池引发大祸。专人手持火把,穿梭其间,检查密封性,确保万无一失;易燃物周边还备好了沙土,以便随时扑灭可能燃起的火苗。
周桐一抹脸上的汗水与尘土,转头看向身旁的赵德柱,拍了拍他那宽厚结实的肩膀,大声说道:“德柱,走!跟我继续去搬石料,这一仗能不能多几分胜算,石料储备可至关重要!” 赵德柱闻声,把手中的麻绳用力紧了紧,手臂上的肌肉瞬间隆起,如一条条虬龙,透着十足的劲道。他一个箭步跨上前,脸上哪还有半分犹疑,取而代之的是几分憨实中藏不住的兴奋劲儿,咧嘴笑道:“小说书,我盼这仗都盼好久了,就等跟金兵真刀真枪地干一场,我听你的,走!”
周桐弯腰抱起一块石头,闷哼一声将其稳稳放入箩筐,抬眼时,正瞧见赵德柱那跃跃欲试的模样,挑眉看向他,故意激道:“哟,德柱,看你这摩拳擦掌的,劲头挺足啊!刚还听你念叨金兵十万大军,这会儿就不怕了?” 赵德柱 “啐” 了一口,眼里闪过一丝轻蔑,扬起下巴说道:“怕?我卧龙先生字典里就没这个字!十万金兵又怎样,来的越多越好,咱正好杀个痛快,让他们见识见识咱钰门关守军的厉害!” 说着,还晃了晃拳头,关节咔咔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砸到金兵身上。
周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点头赞道:“好样的,德柱!有你这股劲儿,咱这场仗就先赢了三分!” 说罢,两人带着一帮大汉一路小跑至采石场,月色下,石屑纷飞,采石场宛如一片银白的战场。
赵德柱喘着粗气,扛起扁担,挑起箩筐,挑的分量比旁人多了近乎一倍,可他身形依旧稳如泰山,不见丝毫摇晃。他望向周桐,大声应道:“小说书,你说得在理,不过光说可不够,得实打实把这些石料变成砸向金兵的‘炮弹’。虽说金兵的骑兵凶悍得很,马蹄一踏,地都跟着颤,可咱的城墙是吃素的吗?咱守了这么久,加固了这么多回,它早就坚不可摧了!”
周桐跳进石堆,又抱起一块巨石,咬着牙说道:“扛不住也得扛!德柱,你想想,咱身后是啥?是一家老小,是关内千千万万的百姓,咱们退一步,他们就得遭大殃。城墙经咱们加固了这么多回,投石车也都严阵以待,再加上这些石料,金兵想轻易破城,门儿都没有!” 说着,手上的动作愈发利落,一块块石头被迅速装进箩筐。
赵德柱受到鼓舞,眼神愈发炽热,好似两团燃烧的烈焰,里头藏着对战斗的渴望与必胜的决心。他伸手抹了把额头的汗,那汗水顺着手臂滑落,滴在地上,溅起细微的尘土。
他大吼一声:“好嘞,小说书!听你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咱拼死也得守住这钰门关,绝不让金兵前进一步!今儿个这些石料,就是砸向他们的第一轮冲锋,我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咱们的石头硬!” 说罢,赵德柱仿若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使出浑身解数,跟周桐一道,频繁往返于采石场与城墙间。
众人肩头磨得红肿破皮,汗水湿透了衣衫,却全然不顾,一心只想多囤些石料,为即将到来的恶战增添几分胜算。
每一趟搬运,赵德柱都跑得虎虎生风,箩筐里的石料随着他的步伐哐当作响,恰似战前的战鼓,擂动着冲锋的号角。与此同时,其余的士兵和民夫们手持铁锹、锄头,分散到城内各条主干道,全力清理道路。路面的杂物、碎石被迅速清扫至一旁,坑洼之处也加急填平,只为保障战时物资运输畅通无阻。清理完毕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奔赴城外,选定区域,挥锹挖坑。这些坑洞深且宽大,专为防备金人投放有毒的瘟疫尸体所设,一旦发现敌军使诈,便能即刻将尸体掩埋,阻断疫病传播。
西城门那边,数十名士兵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将一台投石机缓缓吊运过去。沉重的投石机在绳索与杠杆的作用下,一寸一寸挪动,指挥的老兵扯着嗓子,瞪大了眼睛紧盯吊运过程,额头上青筋暴起,不断纠正着方向与力度:“左边再使点劲儿,稳住!慢点儿,别磕着!” 历经艰辛,投石机终于稳稳就位,士兵们来不及喘口气,又忙着装填石块、调试设备。
待诸事安排妥当,欧阳羽摇着轮椅,沿着城墙缓缓巡视一圈,看着疲惫却坚毅的众人,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兄弟们,活儿都干完了,大家赶紧回营睡觉!养精蓄锐,明天才有精力跟金兵拼杀!” 可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满是焦虑与紧张,哪里还能睡得着?
有人坐在营帐门口,双手抱头,唉声叹气,嘴里嘟囔着:“十万金兵啊,这可咋整?咱能守得住吗?” 身旁的战友拍了拍他的肩膀,强装镇定道:“怕啥!咱钰门关固若金汤,还有小说书、欧阳先生坐镇,准能把金兵打得屁滚尿流!” 话虽这么说,可颤抖的双手却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周桐把这一幕尽收眼底,心里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沉甸甸的。他深吸一口气,大步跨进营帐,脸上瞬间扬起一抹豪迈不羁的笑,双手握拳,振臂高呼:“兄弟们!都抬起头来!” 这一嗓子,仿若洪钟,震得营帐都微微发颤,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周桐挨个扫视众人,目光如炬,声如雷霆:“我知道,此刻大伙心里都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毕竟十万金兵,听着就唬人。可咱是啥?咱是钰门关的守军,是守护百姓的钢铁长城!平日里风吹日晒、摸爬滚打的操练,为的是啥?不就是等这一刻,把来犯之敌打得屁滚尿流!”
说着,他几步跨到营帐中央,一把抓起桌上的酒碗,“哗啦” 一声,将里头的酒水尽数泼洒在地上,溅起一片酒花,高声道:“你们瞧瞧,咱这一路筹备,容易吗?投石车蓄势待发,那巨石扔出去,能把金兵的阵型砸个稀巴烂;神机弩寒光闪闪,百步穿杨,专盯敌军将领;咱们刚搬的石料,堆得像小山,够金兵喝一壶的!还有这城墙,加固了一层又一层,坚如磐石!”
周桐顿了顿,眼神愈发炽热,脸上的神情庄重又激昂:“咱背后,是眼巴巴盼着咱们凯旋的家人,是关内安居乐业的百姓,咱们要是怂了,他们咋办?咱们守的不仅仅是这一座城关,更是他们的安稳生活,是关内的烟火气!”
见众人的神色渐渐动容,不少士兵眼眶泛红,隐隐有了泪光,周桐趁热打铁,跳上一张桌子,声嘶力竭地呐喊:“兄弟们!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一仗,咱们不仅要守,还要守出个威风,守出个传奇!让金兵以后听到钰门关三个字,就吓得腿肚子转筋!现在,都给我乖乖躺床上,好好睡觉,明天,咱们以最饱满的精气神,把那些侵略者斩落马下!”
士兵们先是一愣,随即被周桐这股子热血劲儿点燃了斗志,纷纷起身,扯着老长的嗓子高呼:“守钰门关!斩金兵!” 一时间,营帐内的紧张气氛被豪迈与激昂彻底取代。
可周桐心里清楚,光有热血还不够,得让大伙真正放松下来。他放缓了语气,脸上换上一抹亲切的笑意,抬手示意大家安静:“兄弟们,都别光顾着喊口号了,我知道大伙还是紧绷着神经,来,都围过来。你们都叫我小说书,来了这钰门关,我也许是好久没讲了,今日,我倒要给大伙儿说道说道。”
众人一听,立马来了精神,麻溜地把场地给留好,乌泱泱围坐成一圈,满怀期待地盯着周桐,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周桐清了清嗓子,缓缓开讲,讲的是斯巴达300勇士镇守温泉关的故事,当然,他把其中的人物换成了更加符合台下都能听懂的人物
“从前呐,有一支不过区区几百人的队伍,镇守在一处险要关隘,就如同咱们守着钰门关一般。那关外,敌军铺天盖地,足有好几万号人,来势汹汹,眼瞅着就要把这关隘给踏平喽。可咱这几百号兄弟,没一个怕的!带头的将军,生得虎背熊腰,勇猛无比,使一把大刀,抡起来虎虎生风,一刀下去,能把敌人的盾牌劈成两半。”
周桐讲得绘声绘色,手舞足蹈,时不时模仿着挥刀杀敌的动作,士兵们听得入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大气都不敢出,跟着周桐的讲述,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热血激战的画面。
“敌军一波又一波地往上冲,箭矢像下雨似的,密密麻麻。可咱们的兄弟,躲在掩体后,瞅准时机,拉弓搭箭,一箭一个,绝不手软;等敌人靠近了,抡起大刀、长枪,跟他们近身肉搏,杀得浑身是血,也绝不后退半步!鏖战了好几天几夜,那关隘前堆满了敌人的尸首,硬是把好几万敌军给挡了回去,打出了赫赫威名,让敌军往后一听这关隘的名字,腿肚子就发软............\"
周桐将了很久,等故事讲完,众人还沉浸其中,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脸上满是振奋与决绝,有人猛地站起身,挥舞着拳头嚷道:“咱钰门关也定能如此!管他十万金兵,来多少,咱们宰多少!” 其他人纷纷附和,营帐里再次响起激昂的呼喊声。
周桐见火候差不多了,纵身一跃,站到高处,扯着嗓子高呼口号:“钰门关不倒!守军永不败!” 这一嗓子,震天响,把一些昏昏欲睡和刚迷糊着睡着的人都吓了一跳,有人条件反射地骂骂咧咧嘟囔几句,引得众人大笑。笑罢,大家心头的紧张与疲惫消散了不少,纷纷起身,拍拍尘土,朝床铺走去。
“都睡踏实咯,明天,咱们痛击金兵!” 周桐又补了一句。士兵们点头应和,不多时,营帐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呼噜声。
周桐悄悄踱步走出营帐。他仰头望向夜空,繁星闪烁,却毫无往日的宁静祥和之感。他暗暗祈祷,派出去跟踪商队的人能速速带回有用消息,好让他们提前知晓金兵的动向,多一分胜算,熬过这生死攸关的一战。
欧阳羽缓缓地驶着轮椅,悄然来到周桐身旁。此时的周桐,嗓子因为方才的高声呼喊已有些沙哑,欧阳羽默默递上一碗水,目光中满是关切。周桐心头一暖,接过水,大口灌了下去,喉咙间的干涩瞬间缓解了不少,他咧嘴一笑,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还是师兄疼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