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我也想尝尝你珍而重之的茶
茉莉花香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我也想尝尝你珍而重之的茶,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茉莉花香哈,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从王夫人自行放弃荣国府的管理权,王熙凤便掌控了荣国府的经济大权。
后来贾环放出话来,荣国公爵位将由他的后代继承,这让她的日子过得很惬意。
闻言她笑着回应:“婶婶,我们贾家出了贾环这样的人才,家里一片兴旺,怎能不舒心?”
贾母听后笑道:“凤丫头这张嘴,总是说得好听,不过她说得没错,若不是环儿,贾家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北静王太妃笑道:“这也是太夫人平日积德的结果,才让贾家出了阳平王这样的英才。\"
南安王太妃也附和道:“正是如此,太夫人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等王府里的小王爷们一个个出生,那时才更热闹。\"
贾母笑着对黛玉和宝钗说道:“听到了吧,太妃们的期望,你们可得加油了!”
黛玉和宝钗听了,羞得脸涨得通红。
黛玉轻嗔道:“外祖母……”
周围的人听到后都笑了起来。
牛继宗的夫人刘氏笑着调侃:“再过几年,说不定就有小玄孙蹦出来了,到时候太夫人可有的忙了。\"贾母听后笑呵呵地说:“不忙,不忙,再多的玄孙我也不会觉得烦,我最喜欢热闹。\"
贾母心中盘算着,环哥儿已经成婚,宝玉也应该考虑终身大事了,得跟史家商量一下。
想到这里,她把目光转向了史家的两位诰命。
李纨笑着说:“太夫人,阳平王已经成婚,宝玉是不是也该着手准备了?”
说完,她瞥了一眼王府的人。
王夫人听后说道:“宝玉还小,不急。\"她并不喜欢史湘云,认为应该给宝玉找一门好亲事。
贾母点头同意:“是该考虑了,不过老二说得也有道理,宝玉确实年纪尚小,而且张神仙也说过宝玉不宜早婚,所以不急。\"
荣禧堂内。
宴席上,北静王问贾环:“贤弟,这次铁网山之行有什么收获?皇上为此愁得睡不好觉呢。\"贾环皱眉回答:“没什么线索,那些私军抓到后,都不知道自己在为谁效力。\"北静王叹息道:“真是乱世啊。\"
贾环看着北静王,心里觉得此人多管闲事,表面上却说:“大哥不必担心,幕后之人不会善罢甘休,终究会露出马脚,到时候定会被一网打尽。\"北静王点头称是。
贾环心中暗想,北静王一个闲散王爷,怎么会对这些事情如此上心,看来以后得留意这个人了。
皇城。
御书房内,弘武帝眉头紧锁,问戴权:“贾家真是如此喧哗吗?”
弘武帝心中极不舒服,自己刚刚痛失四位皇子,贾家竟趁老太君寿辰大肆庆祝,这分明是不将朕放在眼里!
戴权恭敬回答:“陛下,贾家确实逢老太君寿辰,阳平王爷和贾家太夫人并未打算大办,也没通知亲友,只是旧友自行前来。\"
弘武帝听后稍显缓和,说:“既如此,就任由他们去吧。
康王和宁王最近有何动向?南燕那边查得如何?”
戴权答道:“康亲王闭门不出,宁王也是同样,尚未发现与铁网山事件有关。
南燕和南言那边也没有新进展。\"
弘武帝冷哼一声:“越这样避嫌,越让人怀疑。
派人严密监视,一旦有消息立刻上报。
若真是他们所为,哼!朕必严惩不贷,为朕的儿子们讨回公道!”
“遵旨!”
戴权应道。
英国公府的小书房里,李泰和邓达对坐,李泰叹息道:“这次铁网山的事,陛下铭记于心,这始终是一根刺,迟早会发作。\"
邓达不解:“不是已有定论了吗?那些贼人早就在山里,与十二团营毫无关系。\"
李泰苦笑:“贤弟,无论如何,陛下失去了四个儿子。
若换了你我,亲兵护卫无能,结果会如何?”
邓达答:“当然是陪葬。\"话刚出口,他立即意识到不对,脸色微变,“不会吧,难道陛下会迁怒于我们?”
李泰摇头:“现在还好,但迟早是个隐患。
我们本就因军中势力让陛下忌惮,如今又出了这事,唉……”
康亲王府。
“哦?贾家正在宴请宾客?”
刘向询问。
太 ** 令道:“回王爷,确是如此,是我们府上的人亲眼所见。\"
康亲王听后大笑:“贾环啊贾环,陛下正值丧子之痛,你们却设宴欢庆,真是自寻死路!”
康亲王开怀大笑后说道:“去吧,让贾家的热闹与气派在京城广为传播,越轰动越好!”
太 ** 命后回应:“是,王爷,我这就安排,确保整个京城都知晓贾家的富裕。\"
太监离开后,康王世子疑惑地问:“父王,这样做真的有效吗?”
康王瞥了他一眼说:“你不懂,皇上刚丧子,贾家却大摆宴席,皇上心中能痛快?贾家越显赫,皇上心里就越不舒服,久而久之,这成了他的心病。\"
康王世子笑着附和:“父王英明,这样一来,无需费力,就能让贾环处境艰难,将来也有助于为大哥 ** 雪恨。\"
宁国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