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生活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遗落的经卷与褪色的记忆,唐玄奘西游释厄传,胡姓生活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唐贞观年间,高僧玄奘历经一十四载寒暑,九死一生,自西天灵山取得真经,荣归长安。圣僧之名,遍传天下,其西行路上降妖伏魔、度化众生的事迹,被民间演绎成无数传奇,载于《西游释厄传》之中。
然,世人皆知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战黄袍怪、斗金角银角,却鲜有人知,在那漫漫西行路的间隙,在某些被风沙掩埋、被时光遗忘的角落,曾发生过一些未被记入正传的、更为诡异莫测的“释厄”之事。这些事,或关乎上古神佛的秘辛,或牵扯幽冥六道的裂隙,或隐藏着颠覆因果的玄机。
而这一切的线索,似乎都指向一卷从未被公开的、在取经途中意外获得的古老经卷——《俱舍疑云录》。此卷非金非木,似是由某种奇异兽皮所制,触手冰凉,上面的梵文竟会在月光下隐隐流转,却又难以被真正解读,连玄奘这般精通梵文的高僧,亦只能从中感受到一股莫名的、混杂着沧桑与恐惧的气息。
取经归来后,唐太宗敕令译经,玄奘将大部分真经呈上,唯独这卷《俱舍疑云录》,他以“途中遇水浸损,需静心修复”为由,秘密收藏于大雁塔的地宫深处,从未向任何人提及,包括他最亲近的弟子。
他以为,将其封存,便能锁住那段记忆里的阴影。
却不知,有些东西,越是想遗忘,便越是会在午夜梦回时,化作獠牙,啃噬人心。
迷雾锁孤城,枯井映亡魂,取经归来后的第三年,长安已是繁华鼎盛,气象万千。然玄奘法师虽受尊荣,内心却常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郁结。那卷《俱舍疑云录》如同一个未解的毒咒,时常在他禅定时浮现,卷上的梵文仿佛活了过来,扭曲成一张张痛苦嘶吼的面孔。
一日,他收到一封来自西域边陲小镇“望川镇”的古怪信件。信件并非纸质,而是一片干燥的、带着奇异香气的梧桐叶,上面用一种极其古老的西域文字写着:“沙门玄奘,望川枯井,影落黄泉,真容非真,速来解厄。”
字迹苍劲,却又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虚弱,仿佛写字之人正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更让玄奘心惊的是,这古老的西域文字,竟与《俱舍疑云录》上某些边缘的注释文字极为相似!
“师父,这信……”孙悟空敏锐地察觉到信件的不凡,火眼金睛微微一眯,“透着一股阴寒之气,不似人间之物。”
猪八戒凑上前闻了闻,打了个寒颤:“猴哥说得对,这叶子闻着香,可俺老猪心里却发毛,像是……像是从地府里拿出来的!”
沙僧则皱着眉头,仔细端详着叶子:“师父,这‘望川镇’……弟子似乎在西行途中听过这个名字,好像是个靠近大漠边缘、早已荒废的小镇,怎么会有人从那里寄信来?”
玄奘心中一凛,他也隐约记得,当年西行过了葱岭,确实曾听一位商队首领提过“望川”,言其地近“鬼沙海”,常有诡异之事发生,早已人去城空。
“此信来得蹊跷,但其中所言‘枯井’、‘黄泉’、‘真容非真’,却与贫僧心中所惑隐隐相关。”玄奘双手合十,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或许,这便是解开《俱舍疑云录》之谜的契机。阿弥陀佛,看来,贫僧需得再走一趟西域了。”
“师父要去,俺老孙铁定跟着!”孙悟空立刻道。
“还有俺老猪!”
“弟子亦随师父前往。”
师徒四人主意已定。考虑到此事隐秘,且可能涉及非比寻常的灵异之事,他们并未惊动朝廷,只简单收拾行装,化作普通商旅模样,悄然离开了长安。
一路西行,越靠近西域,气候越是干燥,风沙也越发猛烈。行了数月,终于在一个黄昏,抵达了传说中的望川镇边缘。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传说中早已荒废的小镇,并未完全被黄沙掩埋,反而矗立在一片诡异的、终年不散的乳白色迷雾之中。迷雾厚重如棉,带着一股潮湿阴冷的气息,仿佛能将人的魂魄都冻结。镇子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黑黢黢的房舍如同巨兽的獠牙,透着死寂与不祥。
“怪了,这雾……”孙悟空伸手去拨迷雾,却发现那雾气粘稠无比,如同实质,手伸进去,竟一时难以拔出,且指尖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不是自然形成的雾,像是有人以妖法或邪术布下的迷障!”
“望川镇……望川……”玄奘喃喃自语,忽然想起佛经中的“望川”,乃是黄泉路上的一条河,人死后过望川,便忘尽前尘。这小镇取名“望川”,又被如此诡异的迷雾笼罩,莫非真与幽冥有关?
他们小心翼翼地踏入迷雾。雾气中能见度极低,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如同鬼哭般的风声。镇子里面异常安静,没有鸡鸣狗吠,没有炊烟袅袅,只有破败的房舍和散落一地的、仿佛被时间凝固的生活痕迹——半开的木门在风中吱呀作响,倾倒的陶罐里积着发黑的雨水,甚至还有一张桌上摆着早已霉变的食物,几只枯瘦的黑鸟在房梁上发出“呱呱”的怪叫,更添阴森。
“师父,这里好像……好像所有人都在某一刻突然消失了。”沙僧低声道,语气中带着难以置信。
就在这时,猪八戒突然指着不远处一座稍微高大些的建筑,结结巴巴地说:“师……师父,猴哥,你们看那……那是不是……井?”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建筑前方,果然有一口古井。井栏是用整块的黑色岩石凿成,上面刻满了模糊不清的符文,井口被一块巨大的、同样刻着符文的石板半掩着。一股浓郁的、混杂着腐臭和井水湿气的怪味,正从井口飘散出来。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井口石板的缝隙中,似乎有微弱的光芒在闪烁,那光芒并非阳光,而是一种幽幽的、如同鬼火般的青绿色。
“走,去看看。”玄奘深吸一口气,率先朝古井走去。
靠近古井,那股怪味更加浓烈,几乎让人作呕。孙悟空警惕地四周张望,金箍棒已握在手中:“小心点,这井不对劲。”
他们合力移开沉重的石板。井口之下,并非想象中的井水,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黑暗,只有那青绿色的光芒,似乎是从井底深处透上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