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营业证有问题
如风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8章 营业证有问题,四合院:拒秦淮如,我不当血包,如风云,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个小时后,于秋雨终于缓过气来。
“飞宏哥,你这样,不会是想生三宝吧?”
宋飞宏笑着说:“等我们生意走上正轨,我不但要三宝,还要四宝、五宝。”
这句话让于秋雨脸红得不行:“胡说什么呢,现在不能生那么多。”
“哈哈哈,以后你就知道了。”
宋飞宏没再多说。
他知道,只要自己有能力,能为社会做点贡献,想多生几个孩子也照样没问题。
第二天。
宋飞宏和妻子骑着三轮车就出门了。
他们的货物都装进了之前买下的那座小院子,就是以前给轧钢厂送鱼的地方。
两人辞去了铁饭碗的国营工作,让整个小区的人都感到惊讶。
尤其是看到宋飞宏夫妻俩骑着三轮车出门时,周围人议论纷纷。
“这宋飞宏真是吃饱了撑的,自己辞职也就算了,还拉着媳妇一起辞职,我看他们顶多一个月就要破产,喝西北风去。”
有邻居说道。
“可不是嘛,现在工作多难找,他们不珍惜反而扔掉,早知道他们这么不重视这份工作,就应该把岗位让给我。”
0………
许大茂说。
“许大茂,就你这种有前科的人,就算宋飞宏把岗位让给你,你也进不去。”
傻柱讽刺道。
“傻柱,你这是在炫耀吗?你不是也进过几次局子吗,有什么资格笑话我?”
“许大茂,你是不是又想挨揍了,要不要我帮你挠挠?”
两人互不相让。
易中海赶紧过来打圆场,他不敢直接拦住傻柱,毕竟两人关系已经闹得很僵了。
他对许大茂说:“大茂,我觉得宋飞宏不可能干这么傻的事,你要不跟上去看看,说不定能发现什么名堂。”
昨天晚上易中海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直在琢磨宋飞宏辞职买三轮的事。这么多年和宋飞宏斗来斗去,他也摸清了他的性格,绝不会无缘无故这么做。
许大茂想了想说:“壹大爷,您可算是提醒我了,现在市场开放了,说不定宋飞宏那家伙不是去蹬三轮,而是干别的生意去了。”
于是许大茂立刻动身跟了上去。
要说歪门邪道,许大茂在小区里可是数一数二的。
原着里,趁着市场放开,他倒卖点东西就赚了一笔。
现在看到宋飞宏夫妻俩做事,他觉得一定有搞头。
宋飞宏和于秋雨骑着三轮车走,许大茂两条腿追,很快就被甩掉了,他又不舍得花钱坐车,只能干着急。
“一零零”不过他脑子转得快,既然确定宋飞宏不是去蹬三轮,那就肯定是做别的生意。
他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开始当个体户,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而离东直门最近、最热闹的地方,应该就是北新桥了。
那里有一家国营商场,人流量大,如果宋飞宏夫妻真要做生意,肯定绕不开北新桥,所以许大茂直接跑到北新桥蹲着等去了。
宋飞宏和于秋雨没发现被许大茂盯上了,他们来到那个小院子,开始搬牛仔装。
“飞宏哥,这数量也太多了,有这么多衣服,咱们能赚不少钱了。对了,咱们怎么定价?”
于秋雨问。
宋飞宏说:“以前一套成衣也就十几块二十块,咱们这是新潮的牛仔套装,整个四九城就我们这儿有。但也不能卖得太贵,不然大家买不起。”
他想了想,说:“要不就定一百块一套吧。”
五十块一套,他这里至少有五千套,那就是五十万。
在当时,万元户都很少见,五十万简直像天文数字。
不过于秋雨还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件,她觉得一百块一套太贵了。
“飞宏哥,会不会太贵了?一百块一套衣服,普通人真买不起。”
宋飞宏笑了笑:“咱们四九城,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大院里的易中海和刘海中,他们工资都在七十块以上,家里至少也有几千块存款。真喜欢的话,花一百块也不算什么。”
作为穿越者,他知道以后很多人为了时尚,一件衣服、一双鞋都要几千块,而那时候很多人一个月也就几千块工资。
四九城里有钱人也不少,他这些牛仔装又很抢手,一百块一套根本不算贵。
于秋雨看他这么有信心,就没再说话。
两人每次三轮车只能拉一百套,出门后,宋飞宏心里一动,就把院子里的衣服重新收进了系统空间,免得被人偷走。
“飞宏哥,咱们去哪儿卖?”
“先去北新桥吧,那边人多,也近。”
“好。”
很快,他们的三轮车就到了北新桥附近。
当他们把牛仔装拿出来时,慢慢有人围了过来。
“你们这衣服多少钱一套?”
“一百块。”
宋飞宏直接回答。
那人吓了一跳,一百块一套,等于他三个月工资,直接跑掉了,还嘟囔着:“你这衣服是拿钱做的吗?这么贵,穿了能吃饱饭?”
于秋雨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
宋飞宏说:“一分价钱一分货,这是新款牛仔套装,我敢保证四九城只有我们一家有,而且是限量的,喜欢的赶紧买,晚了就没有了。”
听宋飞宏这么一说,围观的人中有几个眼睛亮了。
大家都明白,东西越少越值钱。
如果说是限量供应,肯定抢手,这是基本的道理。
马上有个人问:“你保证这是最时髦的牛仔套装?”
他听说过牛仔装,但没见过。
宋飞宏说:“你放心,跟我们以前卖的蓝白灰布料比起来,这牛仔布料可不一样。你摸摸看,手感好太多了。这牛仔裤不仅时尚,还特别耐穿,一套能穿四五年没问题。”
“一套穿四五年?你这不是吹牛吧?”
有人质疑道。
有人直接上去摸了摸。
“真不错,这面料真有韧性。以前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这面料穿四五年都不坏,确实值。”
“你说得对,真的很值。”
“那我来一套。”
这个人立刻掏出一百块钱,钱货两清。
买的人很满意,现在买衣服不用票了。
有人带头买了,其他人也跟着开始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