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倒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无头新娘,老辈人讲的鬼事儿,孤城倒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靠山屯的雾气总在黄昏时分漫上来。李老六踩着湿滑的青石板往村东头走,布鞋底碾过石缝里新冒的苔藓,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他怀里揣着半斤炒得焦香的花生米,粗陶酒壶贴着胸口发烫——这是要往灯笼匠元大英家去的礼数。

村西头到东头不过百步,雾气却把路抻得老长。李老六经过老槐树时,树影里突然窜出只黑猫,绿眼珠子在雾里烧出两团鬼火。他啐了口唾沫,摸到元家门前时,檐角铜铃正被山风吹得叮当乱响,像吊着串笑岔气的嗓子。

"元叔!"李老六拍门板的手停在半空。门缝里漏出的火光忽明忽暗,把个佝偻人影投在糊窗纸上,活似皮影戏里的无常鬼。纸糊味混着陈年桐油味钻出屋来,熏得他鼻头发痒。

门轴"吱呀"一声,元大英举着油灯探出半张脸。灯影顺着嶙峋的颧骨爬上眉弓,在眼窝里蓄出两汪浓墨。他指节上层层叠叠的茧子被灯火映得发亮,像缠着无数道褪色的红绳。

"又来找死?"沙哑的嗓音裹着喉间的痰音。灯笼匠侧身让出条缝,墙上二十盏未点亮的红灯笼突然齐齐一晃,铜铃铛撞出清越的响。

李老六把花生米往炕桌上一撒,琥珀色的酒液在粗瓷碗里荡开涟漪:"您给说段带劲的,就讲您那灯笼引魂的手艺......"话音未落,屋外山风骤紧,檐角铜铃发了疯似的乱撞。元大英往火盆里添了把黄纸,腾起的青烟里,他指间未愈的伤口渗出血珠,正正滴在刚糊好的灯笼骨架上。

"五年前中元节......"灯笼匠喉咙里滚出个古怪的笑,"我接了桩要命的买卖。"他枯枝般的手指抚过灯笼上蜿蜒的血痕,纸面突然显出个模糊的人形,转瞬又被跳动的火光吞没。

五年前,村里来了个外乡人,自称是绸缎商,姓马,要订一批红灯笼,说是给远房侄女出嫁用。元大英接了活儿,连夜赶制,扎了二十盏大红灯笼,红得像血,绸面光滑,坠着铜铃铛,风一吹“叮叮当当”响得喜庆。那商人留了定金,说好三天后在荒野边的小庙交货。

第三天晚上,天黑得早,雾气重得像锅盖压下来,村里静得瘆人,连狗都不叫。元大英背着灯笼,踏上通往荒野的小路。那路偏僻,穿过一片乱葬岗,草深得能淹膝盖,风吹过“呜呜”响,像人在哭。村里人都说那儿不干净,早年战乱时死过不少人,尸骨埋得浅,夜里常听见怪声。元大英不信邪,手艺人胆子大,啥没见过?可那晚,他心里总发毛。

刚进荒野,雾气裹得他喘不过气,灯笼的光照出去也就一丈远,周围黑乎乎的,草丛里窸窸窣窣,像有东西爬。他走了半里路,忽然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像他灯笼上的铃铛,可又不对劲儿,夹着股低低的哭声,断断续续,像女人在哼唧。他站住脚,喊道:“马老板,是您吗?”没人应,可那声音越来越近,雾里还飘来一股怪味,像血腥气混着胭脂香。

他壮着胆子往前走,雾气里影影绰绰露出一个红点,像灯笼的光。他眯眼一看,吓得魂儿飞了一半——雾里站着个女人,穿着大红嫁衣,红盖头遮着脸,手里提着盏红灯笼,摇摇晃晃,像飘着走。元大英心想:“兴许是马老板的侄女,提前来取灯笼?”他喊道:“姑娘,是来拿灯笼的吗?”

可那女人没答,慢慢走近,元大英定睛一看,腿肚子直打颤——她没头!红盖头下是空的,脖子上平平整整,像被利器削过,黑血凝成块,粘在嫁衣上。她手里的灯笼,光是暗红的,照得周围草地一片血色。元大英大喊:“鬼啊!”转身就跑,可雾大路滑,他摔了个狗啃泥,背上的灯笼砸地上,铃铛散了一地,火光灭了,四周黑得伸手不见五指。

元大英爬起来,回头一看,那无头新娘近了,红嫁衣飘得像血雾,手里的灯笼晃悠悠,照得他脸一阵冷。他喊道:“俺不认识你!别缠俺!”可她没停,飘得更快,嫁衣下摆拖在地上,草丛里留下一串黑血迹。他撒腿跑,可荒野没路,草刺扎得他腿生疼,雾气裹得他喘不过气。

跑着跑着,他踩进个泥坑,摔得七荤八素,坑里堆着几根白骨,骨头上挂着破布条,像嫁衣的碎片。他吓得喊:“这是啥地方?”抬头一看,无头新娘飘到坑边,红盖头无风自动,像在盯着他。她伸出手,手指瘦得像枯枝,指甲长得像刀刃,泛着青光,指尖挂着血丝,低声说:“灯笼……给俺……快”声音沙哑得像锯子拉木头,带着股怨气。

元大英吓得魂儿都没了,喊道:“灯笼给你!别杀俺!”他从泥里抓起一盏摔坏的灯笼,扔过去,可那新娘没接,灯笼砸在她身上,穿了过去,像砸在雾里。她低声说:“不够……全要……快”嫁衣一卷,裹住他胳膊,冷得像冰针扎肉。他挣扎着爬出坑,跑了几步,回头一看,她提着灯笼,飘在半空,指甲伸得更长,像要掏他心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

野蒜

四合院:穿越成傻柱,掌控人生

小易爱占卜

当BOSS,从背刺骷髅法师开始

一曲流觞

港片:让你零元购,你洗白当大佬

净水人生

荒野双狼

续写春秋

三国:魂穿灵帝,疯狂截杀穿越者

锋利的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