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版梁大战之稳住阵脚
以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章 版梁大战之稳住阵脚,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以空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分钟凄厉的铜号声停下后,杨平战车上的长长的牛角号就再次响起:
\"呜——呜——呜——\"
一声一声的短促号角,
\"咚——咚——咚——\"
一声一声的战鼓声音。
这是在提醒前边代号为“一”的近卫旅听从命令。
3次鼓号后,
\"咚咚咚咚咚咚……\"激昂的战鼓响起,那是在通知,近卫旅的军官与士兵们自行迎战曹军。
用鼓、号通知完近卫旅后,杨平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反应过来,但这已经不是他操心的事儿了,听天由命吧!
随后,杨平指挥战车上的传令兵,迅速挥动两面长度一丈的红、蓝两色信号旗。
旗兵站在高高的车架上发出的命令,让在教导旅第二团后的旅长何冬,看得一清二楚。
同时,也让在最后边压阵的第一师副师长黄正也看得一清二楚。
杨平的命令是:教导旅以中军为中心,列成半圆形偃月阵,准备迎敌!你们有一刻钟时间准备,务必将阵型列成标准的作战阵型。
随后,教导旅各团传令兵手拿的号角,开始两声两声地回应,表示收到指令。
为什么是半圆形偃月阵?
因为杨平军,现在的行军队伍与版梁土丘形成的是 \"一↑\" 这个形状。
横着的是长度两里多、高度大概也就十来米的版梁土丘,带箭头的就是杨平大军行进的方向,行军队列长度近三里。
版梁土丘是东西走向,而杨平的行军队列原计划要从版梁土丘的最东边北上。
曹军伏击时,杨平的行军队列最前方,已经距离横着的版梁土丘东头,不到半里地了。
曹军攻击的方向,就是从横着的板梁向东南方向,攻击由南向北而去的杨平行军队列。
杨平命教导旅列成半圆形的偃月阵,其作用就是,尽量以他中军12辆战车为最坚固的支撑点,将混乱的曹军分裂到两侧的兵锋弧线上,
最大范围发挥自己中军携带的60部三弓床弩以及60部投石机的威力(近卫旅与教导旅的床弩和投石机都集中在中军部位,方便行军)。
发布完命令后,整个中军和教导旅就迅速地动了起来。
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慌乱而有序地将板车上的三弓床弩组装起来,这个动作在平时训练中,连五分钟都不需要,但是在混乱的场景中却足足用了十分钟,投石机是也一样。
忙乱了十多分钟,整个中军,形成了以12辆双马、双轮战车为“圆顶”,教导第一团列成10个中队阵列,守在战车后边,杨平的指挥战车以及两个大队的精锐卫队在其后方。
战车阵的后方,是60部三弓床弩分列于杨平指挥车左右,列成三排。
在弩阵两侧,则是第二、三、四、五,四个团,连成稍带圆弧的防线。
在弩阵后边,60部投石机列成两排,被四个团的步兵守在半圆形中间。
在投石机的后边,由副师长黄正带领教导旅的旅部,负责防守后路,同时,黄正这位刚刚卸任近卫旅长没几天的老长官,还要负责收拢近卫旅的残兵。
在整个中军、以及教导旅士兵近3000人慌乱的列阵时,杨平就站在战车上看着他们。
不是杨平不关注前方的战局,而是他这个初临战阵的菜鸟,如果扭头看到向正前方曹军对自己士兵的屠杀,
这种场景,估计能击溃他那不算太坚强的心!还不如眼不见为净。
所以,杨平就看着后边的士兵们列阵——如果教导旅和中军能列阵完毕,他就能取胜;
如果列阵完成不了,那即便是他眼睁睁看着前面的战斗也无济于事。
于是,杨平在发布完命令以后,就直直地站在他的指挥战车上,面向南方,看着中军、教导旅的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列阵,
并且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饼干(当然,杨平的饼干里只是加了麻黄碱,没有添加铅汞等重金属),淡定自若地吃着。
杨平有一套识别度和防御力极强的铠甲——头盔是和士兵们一样的,不过是插这彩旗,除了内里穿了一层精制锁子甲,外边还穿了一套用钢板改制的全身铁甲。
这一套盔甲重达20多斤。
杨平这20来天,体重又增加了几斤,超过了百斤,体质也有所增强,但是要让他穿着这20多斤的盔甲跟士兵一起战斗,那他是跑不动的。
但作为主帅,他是有战车可以乘坐的。
所以,在南边列阵的教导旅和中军士兵就看到:
在阳光反射下金光灿灿的主帅,淡定自若地吃着饼干。
将为兵胆!
看主帅如此淡定,心中稍有惧意的士兵们,也都更加镇定下来,列阵的速度又加快了一分。
杨平慢慢地吃完5块饼干后,见南边的阵列已经列得差不多了,这才转过身去看向北方。
此时,曹军攻击的部队,经过十几分钟的冲击,近卫第一团、第二团已经彻底被歼灭,除了少部分士兵逃脱,其他基本上都倒在了泥地里。
第三团、第四团情况稍好,逃出来的士兵更多。
此时的曹军,正在冲击第五团以及近卫旅旅部所属部队,从两侧绕过来的曹军,已经行至中军阵前不到50步!
“还好!”看到目前这个情况,杨平紧张的心情在麻黄碱的加持下,终于平复了下来,
进而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曹操,你那三板斧抡完了,该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