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战后布局
以空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 战后布局,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以空空,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辽听闻杨平之言,一扫轻轻放过袁术的郁闷,进而,有些兴奋地看向杨平。
只听杨平说道:\"即便是我等归还袁术两万俘虏,而这些俘虏,已经被我军打得丧胆,再经过今天早晨的葬礼,这些士兵对我护民军充满敬畏和向往。
我等分批次还给袁术的俘虏,全部是打乱编制的,也就是说,在我等将这些俘虏全部归还以后,袁术至少要用两三天时间,才能理顺我等送回的俘虏。
这样,袁术在沙颍河东岸将会有两万五千兵力,但如果袁术敢驱赶着他们渡河攻打我军,本都督预计,这些人立马就会哗变!
故而,我军在沙颍河以西地区,无需留下太多兵力。
江波的水军第一师,和淮河警备队共八千人,暂时驻扎在颍上县城,基本就可防备袁术出尔反尔。
新组建的第六步兵师六千人,也将在五天内赶到汝阴县(今阜阳市区),有着一万四千人隔着沙颍河进行驻防,已经足可保证我们东部战线的安全。”
说道这里,杨平走到张辽前面,说道:
“故而,从明日起,文远你就可以分批次,将第一镇的将士,缓缓向西抽调,抵达我等之前商议的出击位置。\"
说完,杨平询问一直没开口的诸葛亮:\"孔明觉得如何?\"
诸葛亮是个心思缜密、智商极高的人物,略作思考,便对杨平拱手说道:\"都督的安排并无疏漏。
只是护民军将士们连续奔波,等到达南阳郡边境时,也是极为疲惫,恐无力再战也。\"
诸葛亮的考虑是,根据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体素质得出的结论。
杨平没有回答,看向张辽。
张辽面色轻松地说道:\"孔明,护民军士兵,被都督的一日三餐,以及强身壮骨粉(虫粉)喂养了一个多月,此时的体力和耐力,已经超越了天下诸侯士兵了。
再加上,护民军各部,向西最远也不过六百余里,沿途后勤保障极为得力,日行六十里,也不会让士兵们感到疲惫。
反而这次西归,将锻炼将士们长途行军的能力。\"
杨平的虫粉,诸葛亮是没喝过的,原因很简单,人诸葛亮身体素质本来就很好。
诸葛亮也知道,杨平总能创造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于是就不再多言了。
倒是杨平对着诸葛亮说道:\"孔明,本都督已经将太平民团的所有事宜,与你交代清楚了。
未来五日,你要随车骑营一起,配合我安置的伤兵(当基本官吏),将阜南县、颍上县、汝阴县、临泉县,四县的分田编户工作完成。
随后,你便随着西归的部队,返回本都督确定的兴州州治信阳(原义阳县),我等将治所向西、向南迁,更能迷惑袁术。
沿途,你也可以好好视察一下你治下的百姓。\"
诸葛亮躬身应是。
商量完大的战略,杨平便命亲卫,去请两个人进来。
不多时,曾经的遂平县小渠帅姜魁(现第四师第三十四旅旅长)、
曾经的西平县小渠帅白波(现第二师第三十二旅旅长),两人吃完庆功宴,便被杨平命令在旁边帐篷等候。
此时二人进来,杨平起身迎接,两人赶忙向杨平行礼。
见礼完毕,杨平开口说道:\"姜魁旅长,本都督听闻你与河东的杨奉有些交情,并且与杨奉手下大将徐晃,乃是同乡?\"
姜魁拱手说道:\"禀报都督,确实如此。
当年黄巾起义时,我等曾和杨奉并肩作战过一段时间。
至于徐晃、徐公明,与我确是同乡,但相距却远,也只是见过几次面,非是好友。\"
杨平又对白波问道:\"白波旅长,听闻你与黑山军中张燕乃是同乡?\"
白波同样拱手回答道:\"回禀都督,我二人确是同乡,但交际不多。\"
杨平这才说道:\"二位旅长,我护民军如今已占据一郡之地,击败袁术,算是小有名声、有些根基了。
我听闻,杨奉正在护送汉家天子,停留在河东郡。
同为大贤良师领导下的黄巾余部,你等应知刘家天子最是薄幸之人,
'狡兔死,走狗烹'就是刘家天子的基本操作。
如今刘家天子落难,定会记得杨奉等人好处,一旦稳定,杨奉等人尚有活路乎?!
姜魁旅长,稍后,你持本都督书信两封,一封送与杨奉,劝其率部南下渡河,言说颍川郡为我外舅温侯所据,一旦到达颍川郡便可获得粮草补给,随后南下。
本都督以师长之位待杨奉。
另外一封信,交给徐晃、徐公明,本都督知其有大才,若杨奉愿意南下汝南郡,则徐晃定然跟随;
若杨奉不愿南下,姜魁你且仔细言说与徐公明:若徐公明来我护民军,本都督以车骑营副营长兼旅长职位待之。”
看着姜魁有些不服气,杨平笑着许诺道:\"姜魁兄弟,无论你是否完成任务,自河东归来后,便可到近卫营担任一段时间营长。\"
姜魁一听,激动了——自己这位半路投效的小流寇,因为有些作战经验,杨平直接任命他当了旅长,
本来以为像自己这种非嫡系出身的人员,这辈子估计都要在旅长的位置上混吃等死了,未曾想到,只要出使一趟河东郡,回来便能当近卫营的营长。
要知道杨平军中的军官,升迁道路都是:普通旅的旅长,到近卫营或教导营担任一段时间的营长,
便会调到各师担任副师长,随后,就是一番坦途了。
最具代表的例子,就是刚刚被任命为第六师师长的何冬。
这条晋升路线,已经成为护民军中公认的最优晋升路线。
姜魁知道,这是杨平准备把自己纳入嫡系了,于是立马单膝跪地道:\"都督放心,末将一定将都督的信件带到,劝说杨奉率部南下。
如果杨奉不愿南下,末将一定将徐公明带回来。\"
根据杨平开出的条件,杨魁心中明白,杨平看中的是杨奉手下的大将徐晃,杨奉只是个添头而已。
杨平扶起杨魁说道:\"本都督也不与你客气了,你且稍等片刻,待本都督让文远代为抄写书信两封,你便带领几名亲卫,即刻出发吧,路上注意安全。\"
杨平又对白波说道:\"白波兄弟,不同于姜魁旅长,你的任务,
仅仅是到黑山军中,宣传一下我太平民团在汝南郡的所作所为,以及本都督的神异事迹。
同时,替本都督给张燕带些东西,让他能更强一点。
黑山军几十个营地,有数十万流民聚集,那张燕也不是易与之辈,此行倒是有些辛苦、危险。
白波兄弟可愿前往?\"
要是没有刚刚杨平对姜魁的许诺,白波还真不愿意千里迢迢跑这一趟。
但是现在有机会成为杨平的嫡系,白波还能说什么,立马拱手说道:\"都督有事安排便可,无需与属下商议。\"
这话说得漂亮!
于是杨平也就不客气了:\"稍后,本都督会与你交代一些事项,你便带几名亲卫向北出发吧。
同样,你回来之后,到教导营担任一段时间营长吧。\"
白波立马单膝跪地,行礼道:\"末将领命!\"
不多时,帐外大雨停歇,杨平、张辽、诸葛亮三人也送出了江魁和白波。
看着两人消失在大营之中,张辽问道:\"都督,徐晃、徐公明,乃是何人?
能得都督如此器重,以车骑营副将兼旅长的身份许之?\"
杨平看着张辽,笑着说道:\"徐晃之才能,只略逊于文远也,为顶级大将,若做统帅,亦可统兵五万以上也。
只是杨奉之辈,不知徐晃奇才,如今只是领兵数百人的校尉,真真的暴殄天物也。\"
张辽听闻,倒对徐晃起了兴趣。
诸葛亮又问道:\"都督,那张燕的黑山军,与我等相隔千里之外,此刻还要面对袁绍等人的围攻。
都督派遣使者,宣扬我太平民团治下汝南郡,难道是为了让张燕手下的流民,千里迢迢迁徙到此处吗?\"
不仅诸葛亮不解,张辽也有些不解——若是杨奉等人,率领两、三千残兵败将一路远行还有可能,
数十万黑山流民,如何能从河北之地来到汝南?
只见杨平给二人解释道:\"孔明、文远,在战略的天平上,一只蚂蚁的重量,都可能导致天平倾斜。
我们护民军不仅要壮大自身,也要想办法削弱敌人。
目前,天下势力最大的诸侯就是袁绍,黑山军在袁绍势力范围的中心。
我等应想尽办法,让黑山军众人心中,有能够战胜袁绍的信念,进而死命地消耗袁绍的实力。
正如我让白波把虫粉的制作方法,完完全全地交给张燕,
太行山区虽然没有竹林,但是本都督已经将竹甲的生产方法变成了木板甲,
烧制瓷器的方法也交给张燕,让他烧制陶瓷头盔和胸甲。
同时,比如短矛、简易制作的弩箭,这些制作方法全部交给黑山军张燕。
即便是张燕学习我护民军的列队、作战方法,受制于粮草不济,也会变得不伦不类,但这,也能更好地抵抗袁绍了。”
提高胜率,不只有壮大己身,还有削弱敌人!
听闻杨平表达的这个意思,张辽和诸葛亮纷纷对杨平行礼道:
\"多谢都督解惑,我等受教了。\"
杨平扶起二人,面色悲戚的向二人行礼道:“孔明、文远,本都督求你们一件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