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魂归江陵 · 白耳余火,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小皇龙,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东门之后

襄阳陷落,消息传至江南,举国震动。江陵、鄂州、扬州等地将领纷纷上书朝廷,请求整军备战,以御敌南下。而就在襄阳东门失守后三日,一支小队悄然穿过敌军封锁线,从水路南下,最终抵达江陵城外。这支队伍仅剩五人——他们是突围而出的白耳兵残部,带着赵信的最后一道口令:

“若我不能归,汝等便代我前行,白耳之魂不可断。”

他们中有一人,名叫李昭,是赵信最信任的副将。他带回的不只是赵信的遗物,还有那面染血的“白耳”战旗。

二、江陵重聚

江陵主将文天祥亲自接见了白耳残部,并设灵堂祭奠赵信。他在赵信灵前长跪不起,口中喃喃:

“有将如此,何愁敌不破?可叹大宋,竟无援兵!”

随后,文天祥召集诸将议事,决定在江陵重建防御体系,并以白耳兵为蓝本,组建“忠义营”,吸纳各地溃散士卒,重整士气。李昭被任命为忠义营统领,负责训练新兵。他将白耳兵的战术、纪律与信仰一一传授给新人,使这支部队迅速崛起。

三、白耳精神的传承

“白耳兵”虽已不再完整,但其精神却在忠义营中得以延续。李昭每日操练士卒时,必先高呼口号:

“白耳未亡,忠义犹存!”

士兵们齐声回应,声震天地。不仅如此,他还整理赵信留下的作战笔记,编成《白耳兵法》,成为日后江南抗元军的重要军事教材。而在民间,关于赵信死守东门的故事也被广泛流传,甚至有人将其事迹编入话本与戏文之中。

四、敌军南下

蒙古军攻占襄阳后,铁骑直指长江以南。江陵首当其冲,成为南宋抵御敌军南下的第一道屏障。李昭亲率忠义营,协助文天祥布防。他采取白耳兵惯用的“夜袭+伏击”战术,在长江北岸设伏,成功焚毁敌军两支运粮船队。此举极大延缓了敌军推进速度,也为江南争取了宝贵的备战时间。然而,战局依旧艰难。面对蒙古大军压境,江陵危如累卵。

五、最后一战 · 忠义赴死

敌军主力压进江陵,城内人心惶惶。文天祥决意死守,命李昭率忠义营死守西门。战前夜,李昭站在城头,望着远方的星空。他仿佛听见赵信的声音,在风中低语:

“白耳所至,贼寇胆寒;白耳未退,江陵不陷。”

次日清晨,敌军发动总攻。李昭亲率百人出城迎敌,展开激烈巷战。忠义营虽英勇奋战,但终因兵力悬殊,节节败退。李昭身受重伤,仍力战不退。临死前,他手持赵信遗留的短刀,怒目敌军主帅,低声说道:

“白耳未亡……”

言罢,力竭而亡。

江南再燃 · 白耳后裔

一、残火未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数据心跳:冷血继承者的失控代码

加菲渡渡

权臣偏宠掌上娇,重生真千金杀疯了

松花酿酒

七零老太杀疯!不孝子全家求放过

墨镜小黄鸭

人在海贼,我与赤犬志同道合

半只龙虾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贵手

无根花

古怨镜

吉星高照爱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