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剑指婺州,决战前夜
小皇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章 剑指婺州,决战前夜,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小皇龙,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宣和三年五月二十五日,遂昌城讲武堂大殿。夏风渐热,蝉鸣不息。赵信站在战图前,手指缓缓划过一条南北走向的河流——信江。他沉声说道:
“拿下婺州,我们才能真正立足江南。”
这是白马义从自起兵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部署:
目标:攻占婺州,打通通往杭州、衢州、信州的交通枢纽。
此战不仅关乎军事成败,更关系到整个政权的未来走向。
【战略背景:时机已至】
经过数月整顿与发展,白马义从已具备大规模作战能力:
军队扩充至六千余人,其中精锐骑兵一千五百;
军粮储备充足,工坊提供稳定武器补给;
根据地稳固,民心归附,百姓愿出人力、物资支援;
汴京朝中仍陷于主战派与保守派之争,无法迅速集结大军;
赵信判断:
“童贯迟早南下,我们必须在他到来之前,占据主动。”
而婺州,正是这场主动出击的关键棋子。
【敌情分析:守军布防与弱点】
婺州由知州刘延庆镇守,总兵力约四千人,包括:
正规军两千,驻守城内;
地方团练一千五百,分布周边村镇;
骑兵五百,负责巡逻与驰援;
其防御体系看似完整,实则存在三大致命弱点:
一、【士气低落】
刘延庆素以严苛着称,士兵多有怨言;
听闻白马义从善待降卒,部分守军已有动摇;
二、【指挥混乱】
刘延庆与地方豪强关系紧张,难以调动民力;
城内官僚系统腐败严重,后勤调度迟缓;
三、【地形可破】
婺州虽城墙坚固,但西面山道可绕行;
信江水路尚未设防,可利用轻舟突袭;
赵信召集诸将,在地图上指出关键突破口:
“我们要打的不是一座孤城,而是整条防线。”
【战役计划:双线推进,虚实结合】
为确保速战速决,赵信制定“三步走”战略:
一、【前期侦察与渗透】
派遣密探混入婺州城,摸清守军部署;
利用“心理战”再次散布谣言:“刘延庆私通童贯,意图弃城逃命”;
联络城外部分团练将领,策反其倒戈;
二、【正面佯攻,牵制主力】
李忠率步兵三千,沿东线进逼婺州东门;
故意制造“大军压境”之势,诱使守军集中防御;
三、【奇袭突破,直取中枢】
赵信亲率白马义从骑兵一千,夜渡信江,绕至西面山道;
在天亮前发动突袭,直扑城门与府衙;
若能控制知州府,便可瓦解敌军指挥系统;
此外,还安排一支“火攻队”,携带火油、火箭,准备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
【战前动员:全军誓师,百姓助阵】
五月二十七日,遂昌校场举行誓师大会。赵信身穿铠甲,立于高台之上,面对全体将士高声说道:
“我们不是流寇,不是叛贼,我们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人!”“这一战,不只是为了胜利,更是为了我们的家园!”
全场将士齐声高呼:
“白马义从,所向披靡!”“圣公在上,万死不辞!”
百姓们也自发前来送行,许多老人送来酒肉,妇孺跪地祈祷。一位老者含泪道:“你们去吧,我们在家等你们回来。”
【开拔启程:铁骑南下,气势如虹】
五月二十八日凌晨,白马义从分两路出发:
李忠部沿陆路南下,沿途收编愿意加入的乡勇;
赵信亲率骑兵与火攻队,经水路先行潜伏;
队伍整齐有序,旗帜飘扬,马蹄踏地如雷。沿途百姓夹道相送,孩童举着小旗欢呼:
“白马来了,敌人要败了!”
赵信回望身后逐渐远去的遂昌城,心中默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