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章 粮道伏击,初试锋芒,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小皇龙,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用现代军事理念打造古代强军,用组织与训练战胜蛮力与混乱。

而这支“白马义从”,将成为他手中最锋利的剑。

宣和二年冬月中旬,睦州山区。粮道伏击战后,赵信率军返回大营,局势看似一片向好。但赵信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打仗是一回事,治民是另一回事。”

他清楚,若不能尽快建立有效的治理机制,即便打赢再多的仗,也终将陷入混乱与溃散。于是,在军队整训的同时,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发布《治民纲领》,稳定民心,重建秩序。

【乱世之痛:百姓苦于苛政与战乱】

睦州一带自方腊起兵以来,已历经数月动荡。原本的官府早已崩溃,地方豪强趁机横征暴敛,流寇四处劫掠,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村庄被焚毁,田地荒芜,青壮逃亡,老弱病残饿死街头者不计其数。赵信亲眼所见:

一位母亲抱着死去的孩子跪在雪地中,哭得撕心裂肺;

几个孩童翻找着腐烂的菜根充饥;

老人跪在地上求士兵分一口饭吃;

这一幕幕,深深刺痛了他的心。“我们不是来打天下的吗?”他在军议会上沉声说道,“如果连自己的百姓都保护不了,那我们算什么?”

【制定《治民纲领》:轻徭薄赋,安民为先】

为了扭转局面,赵信召集亲信文吏、地方乡老,共同起草了一份《治民纲领》:

一、【免三年赋税】

凡属我军控制区域,免除百姓三年赋税;

鼓励返乡复耕,发放种子与农具;

二、【禁扰民,严军纪】

军队不得擅自进入民宅;

士兵违反纪律者,一律军法从事;

设立“监察司”,由百姓推举代表监督军队行为;

三、【设立救济所】

在各村设立“济难所”,收容孤儿寡母、伤病难民;

提供基本口粮与医疗救助;

四、【推行公平交易】

设立“市易坊”,保障百姓正常买卖;

禁止强买强卖、囤积居奇;

五、【恢复教育】

招募民间塾师,重开学堂;

推行识字运动,培养基层文书人才;

这份纲领一经张贴,立刻在百姓中引起轰动。“这位‘圣公’不一样。”有人私下议论,“他真想让咱们活下来。”

【落实政策:组织动员,层层推进】

赵信深知,再好的政策,若没有执行力也是空谈。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组织措施:

1.

设立民政司

任命原县学教谕张仲华为总管;

下设“粮务科”“赈灾科”“治安科”等分支;

2.

建立乡约体系

每十户设一“里正”,每百户设一“保长”,负责日常事务;

实施“互助联保制”,防止奸细混入;

3.

发动民众参与

组织青年组成“民卫队”,协助巡逻防盗;

动员妇女缝补军衣、照顾伤员;

号召工匠修复道路、桥梁、水渠;

他还亲自巡视各地村落,了解百姓疾苦,并当场解决实际问题。有一次,他在一处村寨发现有士兵强占民房,当即下令将其军棍责罚三十,并当众道歉。“我们要让人知道,我们不是旧朝廷那样的压迫者。”他说,“而是能给他们带来新生活的希望。”

【民心初稳:百姓归心,地方支持】

短短一个月内,形势发生明显变化:

外逃百姓陆续返乡,重新开垦土地;

地方豪强主动前来投靠,表示愿意提供粮食与人力支援;

村落间开始自发组建防御队伍,防止流寇侵袭;

商贩重新流动,集市重现烟火气;

赵信站在山头,望着远处炊烟袅袅升起的村庄,心中前所未有的踏实。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根基”。

【尾声:政权初建,战略纵深成型】

夜色下,赵信在营帐中翻阅政务简报。李忠走进来,低声问道:“主公,我们下一步该往哪儿走?”赵信放下手中的笔,缓缓说道:“先站稳脚跟,再图进取。我们现在有了兵,也有了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他顿了顿,目光坚定:

“建立一支能治理、能打仗、能长久存在的力量。”

这才是他穿越到这个乱世的真正目标。而这支“白马义从”,不仅是他的军队,也将成为他未来政权的基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数据心跳:冷血继承者的失控代码

加菲渡渡

权臣偏宠掌上娇,重生真千金杀疯了

松花酿酒

七零老太杀疯!不孝子全家求放过

墨镜小黄鸭

人在海贼,我与赤犬志同道合

半只龙虾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贵手

无根花

古怨镜

吉星高照爱建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