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ie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遇袭,关于叔嫂的小说,Qiie,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短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航站楼的二、三、四层便被彻底清空。昔日辉煌的空港,此刻成为了血与火洗礼后的废墟。大理石地面上遍布弹孔和血迹,破碎的免税店橱窗,扭曲变形的行李手推车,以及散落各处的焦黑残骸,无声地诉说着灾难的残酷。但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威胁已全部清除,航站楼被成功夺下!
当最后一声枪响平息,所有的威胁都被肃清后,陈默和孙德胜连长,以及所有幸存的士兵,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疲惫,如潮水般席卷而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沾满了血污、硝烟和尘埃,军装也被汗水湿透,但眼神中却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与一种踏实的安全感。
此时,已是下午时分,温暖的阳光穿透航站楼顶部巨大的采光天窗,在内部空间里投下斑驳的光影,似乎在洗刷着昨夜与今日的血腥。航站楼的中央大厅内,回荡着疲惫的喘息声和胜利后压抑不住的低语。
孙德胜连长看着周围那些或坐或躺,休整喘息的战士们,眼中带着一丝欣慰。他走到陈默身边,语气沉重而又带着一丝轻松:“陈总指挥,航站楼已经彻底肃清。接下来的行动……您有什么指示?”
陈默的目光扫过整片航站楼,这地方巨大、坚固、视野开阔,内部结构复杂,易守难攻,而且还有直通停机坪的通道。最重要的是,这里可以为接下来的城市行动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临时基地。
“孙连长,我们现在疲惫至极,如果贸然冲入市区,危险系数太高。”陈默沉声道,“据我的分析,航站楼的战略意义远不止于此。我们可以将其作为我们在新安市的前进指挥部和临时基地。在外面征战疲惫的部队可以回到这里得到短暂的休息。”
他指了指窗外那些巨大的停机坪和远处货运区:“外面还有一些机场牵引车和废弃的货运车辆,它们大多动力强劲,如果能修复,将是宝贵的运输力量。还有,航站楼内部的免税店和餐馆,可能会有一些未被搜刮的物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得抓紧时间休息。”
孙德胜听完,立刻领会了陈默的意图,眼中闪烁着认同的光芒。的确,贸然进入危机四伏的市区,比守住这个已被肃清的据点风险高得多。“我明白了,总指挥。您是打算让我们在这里修整一夜,巩固航站楼的防御,顺便也对现有资源进行盘点。”
“没错。”陈默点了点头,“这样,我建议您立即安排两个战斗小组,先将运输机上的部分补给物资,特别是食物和饮用水,运到航站楼,为所有士兵提供必要的补给,也让大家先吃口热乎饭。”
他接着指了指旁边的卢远大叔,“卢远同志,还有其他几个在维修方面有经验的战士,则由您亲自带领一队士兵,前往机场货运区和停机坪。那里的那些报废的车辆,有些只是简单的电路问题或者亏电,完全可以利用我们携带的工具修复起来。尤其是机场牵引车,它们的马力大,运载量大,如果能修复几辆,对我们后续前往市区获取设备,甚至在市区内行动,都能提供巨大的便利。”
卢远大叔闻言,立刻精神一振,他虽然体力不及年轻人,但在机械方面却是个好手,立刻主动请缨:“总指挥,您放心,这事儿我来办,保证让它们动起来!”
“好!”孙德胜连长也不废话,他雷厉风行地调动了两个战斗小组,分别前往运输机搬运物资,以及跟随卢远大叔去修复车辆。航站楼内部则留守一个班的士兵,作为警戒力量。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在航站楼大厅投下长长的斜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汗水的气味,与食物烹饪时散发的诱人香气交织在一起,给这片战火洗礼后的废墟,增添了一丝难得的人间烟火味。
陈默在航站楼二楼的指挥部内,将从运输机上运来的军用干粮和肉罐头,简单加热后分发给在场所有疲惫不堪的战士。虽然只是粗糙的军用口粮,但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作战和物资短缺后,这顿热乎的饭菜,对于士兵们来说,却如同人间美味。
晚饭后,夜幕完全降临。陈默召集了所有班长,以及孙德胜连长,在航站楼顶层一个相对开阔、视野绝佳的位置,召开了晚间简报会。月光透过破碎的天窗洒下清辉,照亮了地面上摆放的简易地图和文件。
“同志们,今天我们成功拿下了航站楼,干得非常出色!”孙德胜连长率先发言,语气沉稳有力,带着一种战前的庄重,“经过白天的清剿,航站楼从一到四层,所有可见的感染者都已被清除,但为了防范未知的危险,我们今晚将进行轮流布岗,确保安全。”
他看向陈默,示意陈默发言。
陈默点了点头,走上前,指了指地图上航站楼和新安市区的相对位置:“这次远征任务的最终目标是深入新安市区,获取关键的高温3d打印设备。从这里到目的地,路途遥远,超过五十公里。在城市废墟中穿行,车队的目标非常大,必然会引起大量感染者的注意,甚至可能会遭遇一些当地的黑恶势力武装团体,类似于杭城的“鬣狗”!。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提升车队的机动性和防御能力,将非必要的徒步降到最低。”
“基于这个考虑,”陈默扫视了在场每一个人,语气沉重而又带着一丝决心,“我决定,明天一早,我们就将启程,离开机场。航站楼这边,将留下一个班的士兵,由五班班长(五班长,那位在货运区被潜行者划伤肩膀的班长,虽然伤势不危及姓名,但毕竟是重伤,不适合继续进行高强度的突进任务)带领。你们将作为我们的临时后方基地,负责据点的安全,与后方指挥部保持联络,并在我们完成任务返回时,提供策应。”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转向五班长:“五班长,你这次任务责任重大。我知道你也不想留在这里,但在接下来的突进任务中,激烈的战斗可能导致伤口恶化。你在据点外的战斗经验丰富,指挥能力强,将航站楼的防守重任交给你们班,我非常放心。务必做好警戒,确保航站楼的绝对安全!”
五班长闻言,虽然有些失落不能随大部队一同深入市区,但他立刻挺直了身板,行了个标准的军礼:“请总指挥放心!保证完成任务!五班全体,誓死守卫航站楼!”
孙德胜连长也拍了拍五班长的肩膀,沉声道:“航站楼是我们的眼睛,也是我们的退路。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安排好留守部队后,陈默继续讲解了第二天的行动计划:“根据情报和据点所提供地图,我们从这里到生产厂,总共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条是相对平坦的快速路,另一条则是穿越城市旧区的国道。在和孙连长商议后,我们决定选择旧国道。这条路线虽然蜿蜒曲折,障碍物多,但两侧多是低矮的建筑,视野相对开阔,便于提前发现威胁,而且相比快速路,人口密度更低,沿途遭遇大规模感染者冲击的风险相对较小。”
他强调:“明天,我们将一些物资先放在今天卢远同志修复的那些车辆上,我们组建一支全车辆化的远征部队,进行快速突进,这样机动性会更高。我们将在夜色掩护下休整一晚,明天一早,天一亮就出发!”
晚上的岗哨安排也随后敲定。士兵们被分派到航站楼的各个关键哨位,包括入口、顶部制高点,以及停机坪的边缘,以防夜间有任何异动。卢远大叔则自告奋勇,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带着一个维修班组,去检修并收集更多机场内的可用车辆。
(翌日)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艰难地穿透城市的雾霾和破败建筑的缝隙,有气无力地洒落在新安市的这片废土之上。当大部分天空依然被昏暗的晨色笼罩时,航站楼内,一支由陈默、沐璇、孙德胜连长率领的精锐部队,已经整装待发。
经过一夜的休整,战士们的脸上虽然还带着些许疲惫,但精神状态已经饱满,眼神中闪烁着对即将到来任务的坚定与决心。每个人都身着干练的军装,手中的步枪和备用弹匣都已检查完毕,弹药补充得满满当当。他们此刻正围坐在航站楼大厅的角落里,狼吞虎咽地啃食着手里的军用作战干粮。干粮的口感粗糙,但提供了充足的热量,为他们接下来的远征提供了最基本的能量保障。
陈默喝了一口冷水,清了清嗓子,然后起身,走向仍在进行最后检查的孙德胜连长。“孙连长,所有准备都就绪了。各单位也都已做好出发的准备。五班那边的情况如何?”
孙德胜将手中的对讲机放在腰间,沉声回答道:“总指挥,五班那边也一切正常。五班长也拍着胸脯保证,誓死守卫航站楼,绝不让任何一只苍蝇从他们眼皮子底下溜过去。”
陈默点了点头,眼中带着一丝欣慰。将五班留下守卫航站楼,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五班长虽然在之前的清剿战中受了伤,但他指挥经验丰富,战斗意志坚韧,是留守任务的最佳人选。更何况,这片航站楼也确实需要一支精锐部队留守,以防万一。
“那就好!”陈默说。
他走到队伍的最前方,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名战士,无论新兵老兵,此刻都严阵以待。他看到,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再是昨夜的疲惫,而是军人特有的坚定与决绝。
“同志们!”陈默的声音在航站楼大厅中回荡,虽然不高,却充满了力量,“千公里之外,我们抵达新安,历经周折,终于站稳了脚跟。航站楼已成我们的临时据点!现在,我们将从这里出发,深入新安市区,前往目标区域,带回那台足以改变战局的关键设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