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凡照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8章 初败曾国藩,觉醒农女造反路,子凡照清,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农历四月十二日,清军将领曾国藩率领三万新军进驻永州,准备进攻广西,义军将领李大勇和杨萍商议之后,以杨萍之第十师驻守桂林各县,李大勇带领第四师进驻桂林东北地区的全州与清军对峙。
双方以湘江为界,分别驻守占据了湘江左右各镇,并以湘江为界形成对峙局面。
对于曾国藩,清廷可以说是寄予厚望,不仅湖广总督(统管两湖)张亮基、云贵总督吴文容、两广总督叶名琛十分关注,就连清朝咸丰皇帝和军机大臣都十分关心,他们希望这场战役的成败可以向他们表明让士大夫们练兵是不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而曾国藩也是充满着忐忑,他内心无比激动,渴望着这一次一战而平定贼寇,拯救他心中的朝廷,毕竟在他被儒家纲常禁锢住的内心中,能够为朝廷尽忠是他的天职!
不过他是想着为朝廷尽忠尽孝,但其手下的将领和军队想的则很简单,那些将领想要一战而获得钱财与前途,至于士兵则想着打下城池之后可以掠夺财物。
曾国藩军从上而下都充满着骄傲与狂躁,他们就像是刚出山的侠客,迫切希望可以闯下自己的名号。
因此,曾国藩匆匆准备之后,便组织了两千精兵,准备在夜里渡河,然后突袭至湘江西岸之后迂回包抄,夺占义军在黄沙镇的大桥。
但是,曾国藩小看了义军的情报网,义军在桂林经营了一年之久,不仅收服了本地民心,也收服了边界处清军辖区内百姓的心,百姓常常掩护着义军渡河后搜集情报,义军也会帮助这些百姓打击豪强。
更何况,义军情报部门早就不断地往清军辖区内派遣眼线,在战时这些眼线被启用来配合正规军作战,反之清军对于义军的调动却是两眼一黑。
因此曾国藩军刚一有所行动,义军的情报人员就把消息递送到西岸去了,义军迅速在沙盘上标记了这一动向。
义军一接到消息,负责湘江防卫的三个营立即做出布置,在三个适合渡河的重点区域设伏。
果然,曾军在黄沙河镇下游十三里的一个河道处进行渡河,由于此时正值枯水期,此地又处于湘江上游,因此湘江并不算多么宽阔,而曾军这两千敢死队个个熟悉水性,直接进行武装泅渡。
这些汉子确实是精壮汉子,可惜义军早有准备,一个营的义军藏在湘江西岸,每个士兵看着在月色下渡河的清军,缓缓地把准备好的十发连弩放在旁边,取出手雷,眼中满是杀意。
同时分配到这个营的四门火炮也缓缓把炮口对准江岸上。
义军十分有耐心,一直等到清军第一批次上了岸,第二三批次已经在河道上的时候才发起攻击,义军士兵们拉开手雷保险,奋力扔出,后方的火炮也发出轰隆隆的咆哮声。
瞬间,清军上了岸的第一批次四百多清兵瞬间陷入火海之中,在数百手雷的饱和爆炸之中化为灰烬,第二批次也因为比较接近西岸,被连绵不绝的手雷炸死,流出的血水瞬间染红了江水。
随着军号声响起,义军瞬间冲到了岸边,用连弩把反抗的清兵补刀之后,立即在大炮的配合下对着还在河里的清兵进行火力打击。
虽然连弩射程较短,但营里却装备了两百杆步枪,能够拥有步枪的基本上都是神枪手,在月光和一闪而过的炮火光亮下对着清兵射击,每一枪基本上都可以击中一个清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