嗒嗒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1章 主力集结,水煮大明,嗒嗒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观察到明王朝并未干涉他们的行动,西班牙人便大胆地开始修建衙门和建立政府机构。他们在台湾北部征收赋税,强行征收台湾鹿皮——一种在欧洲市场上能卖出高价的商品,并且经常迫使高山族部落深入山区为他们采集硫磺,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令人震惊的是,他们还多次对高山族村落进行种族清洗,烧杀抢掠,焚烧村落。与他们在北美和南美对印第安人的行为相比较,西班牙人在台湾的统治方式显然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西班牙人占领台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从日本至东南沿海的海上航线,从而确保从日本获取白银,并从中国进口能在国际市场上高价出售的瓷器、丝绸等商品。他们控制的台湾北部地区,由于与日本的距离较近,因此贸易活动更为兴盛。目前,西班牙人统治台湾的时期正值其黄金时代,仅在基隆港口,每天就有十多艘船只停泊,这些船只以中小型为主,转运物资回马尼拉,再用西班牙大帆船运回欧洲。
此次侵略行为背后隐藏着两个潜在原因。首先,作为殖民者同时也是长期对手的荷兰人,已经占据了台湾南部地区,若不迅速采取行动,将错失良机。其次,西班牙在北美的殖民地墨西哥正面临“银矿危机”,墨西哥地区原本丰富的白银资源开采接近枯竭。台湾岛与日本的贸易航线紧密相关,而当时的日本正成为世界上新兴的产银大国。自16世纪下半叶起,随着日本本土大量银矿的发现,银产量急剧上升。尽管日本国内资源匮乏,经济状况依旧贫困,但到了17世纪上半叶,日本在中国史料中已被称为“群银国”,形象地描绘了其“穷得只剩下钱”的状况。
大家最为关注的是战船状况,由于两地的战船经常调动,因此很难进行静态统计,在菲律宾和大员(台湾)近期大致常驻以下的战船。
两艘排水量1000吨的盖伦船,配备74门火炮,其中包括若干40斤重的重型火炮,它们是主力战舰,常年驻扎在马尼拉。大约10艘2000吨级的商战两用船——马尼拉大帆船,是跨太平洋贸易的关键载体。这些船只很少长时间停泊在港口,通常有8艘在大洋上航行,而马尼拉港口一般不会超过2艘。超过20艘轻型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它们的体积较小,大约排水量在50-150吨之间,非常适合近海巡逻和短途运输。由于其低吃水设计,它们便于在菲律宾群岛的浅水区域活动,常被用于殖民据点间的物资补给与人员调动。至少有一半的卡拉维尔帆船驻扎在大员(台湾)。大约10艘改装型帕塔奇船(patache),它们介于侦察船与轻型护卫舰之间,载重约在80-200吨之间,配备有4-12门轻型火炮。在马尼拉航线上,这些船只常作为大帆船编队的护航船,在大员(台湾)可能有5艘左右。
综上所述,鸡笼港至少拥有15艘战船,其中10艘的大小与福船相当,还有5艘略大于福船,但火力相对都较弱。
经过一番计算,发现对方在鸡笼和马尼拉两地,大约有2-4艘大型战船,40艘中小战船,这场战斗非常凶险。那么,是打还是不打?打又该如何打?一时难以决策,当时决定暂时休会,让每个人都回去认真思考,在第二天举行正式的作战会议。
在作战会议召开之前,李勇下达了紧急订单,除了在今年正月二十一日已经确定的10艘飞剪船和10艘盖伦船之外,又追加了10艘福船和40艘苍山船的订单。大家对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忧虑,预见到战损会非常严重,须提前做好船只的补充准备。最终,贪婪占据上风,意见迅速统一,就算承受巨大的损失,金山绝不能停止抢掠。攻击性和侵略性,是殖民公司的本质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