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芳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9章 潮市问题,重生之政途,未有芳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事实上,厦门的发展更多地受益于其行政级别和作为闽南区域中心的地位,而珠海的快速增长则主要得益于珠三角城市群工业的迅猛发展。相比之下,是否为“经济特区”对这些城市的发展影响并不显着。以2013的Gdp为例,珠海是1980年的1428倍,而东市则是1158倍,两者基本处于同一数量级。这表明,珠海和东市主要受益于“珠三角红利”,而非“特区红利”。

再来看深市,其2013年的Gdp达到了1980年的9857倍,远超其他千倍增长的城市。这也显示出深市特区与其他特区之间的显着差异。

此外,“侨乡”属性也对特区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尽管深市、珠海、厦市和潮市等特区在设计上各有侧重,试图吸引不同地区的资本,但实际情况是,商人投资的首要考量是经济性。他们更倾向于将资金投向市场潜力大、基础设施完善、条件优越的地区。因此,尽管潮市籍商人也有在潮市地区的投资,但相比珠三角地区,其投资规模显然要小得多。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华人资本在华夏招商引资中的地位逐渐下滑。欧美日韩等外国资本在华夏的实际投资规模远超境外华人资本。对于外国资本而言,在华投资主要考虑经济因素,“侨乡”的加分项作用已显得微乎其微。

再者,潮市地区地处广省内,难以避免珠三角的“虹吸”效应。尽管“虹吸”一词常被视为非市场行政力量对低线地区的剥夺,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的“虹吸”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

人才、资金和资源往往从低效率地区流向高效率地区,这是不可避免的经济规律,你是学经济的,这个你应该更懂”

沈黛点头:“确实潮市与珠三角虽有一定差距,在地理和心理上的亲近,就使得潮市人更倾向于流向珠三角地区。

再加上,近代以来,潮市地区的对外沟通枢纽也发生了变化。过去,汕市港是潮市与东南亚沟通的主要门户,而如今,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深市和珠三角地区已取代汕市,成为潮市人走向世界的新桥梁。这也导致汕市曾经可能拥有的高端服务业功能被珠三角地区所吸引和占据。”

秦峰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之外,在工业生产和供应链方面,珠三角也展现出了“强者恒强”的优势。包括潮市在内的粤东西北地区,这也逐渐成为了珠三角的劳动力输出地,也就是你之前提到的人才流失问题。”

沈黛叹息但:“不可否认,潮市地区的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大量青壮年劳力涌向珠三角地区,导致留在潮市的多为老弱妇孺。尤其是潮市地区的高生育率,进一步降低了就业人口在常住人口中的占比。由于就业人口是创造财富的主动力,而非就业人口则更多是分母角色,潮市地区在人均Gdp上的落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

小禾睡睡

芙卡洛斯不会死,天理不容又如何

龙王的选中者空

开局成为亿万富豪:钱多的花不完

小小蓑笠翁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有点歪

废物二十年,醒来便开始抢皇位

肥尾蝎

快穿小甜饼,白月光拯救计划

馨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