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想挑刺的宋仁宗
Happy小方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1章 想挑刺的宋仁宗,北宋,开局娶走苏家八娘,Happy小方包,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81章 想挑刺的宋仁宗
终于是把开场白说完了,赵祯就拿着这个奏折,问道:“朕且问你,韩执在查案过程中,可有什么异常之举?或是说,有没有与什么可疑之人来往?”
“复陛下,并无。”章询回答道。
赵祯微微眯起双眼,目光如炬地盯着章询,似乎想要从他的表情中探寻出一丝隐瞒的痕迹,缓声说道:
“你且仔细回想,这礼器偷换案干系重大,韩执若有任何疏漏,你如实告知,朕绝不怪罪。”
赵祯太想保住张尧佐了,甚至动了一点......想动自己钦点出来的状元的意思!
但是不曾想,这回章询更肯定地回答道:“复陛下,并没有。韩少卿经办此案,行事光明磊落。每每寻人,皆是与包拯包枢密以及杜衍杜侍郎一并商谈。”
“每回审讯之后,韩少卿都会命臣安排,去巡查犯人所招供的事情。”
显然,章询这话不仅是在证明韩执办案时,十分公正。同时还把自己扯进去了,若是自己这位皇帝陛下想要怪罪,也只能把水泼到自己的身上。
赵祯听到这里,眉头皱得愈发紧了——包拯刚正不阿,杜衍亦是忠直之臣,韩执与他们一同办案,行事自然难以挑出毛病。
而经过了章询这么一提,他才想起来:韩执还是包拯的学生,品行和人格已经被“权威认证”了。
他思索了一番,又问道:“这些证据呢?这些挖出来的礼器、亦或是这工部的旧账,都是从哪里来的?韩执是朕亲封的大理寺少卿,理应没有资格查这些东西吧?”
“复陛下,”章询也早就问清楚了,答道:“挖出来的礼器,乃是光禄寺卿所送。因为清明祭天后,不仅太常寺发生了偷换事件,光禄寺的酒礼器,亦是被偷换了。”
“而工部的旧账,都是包枢密所查,后交由韩少卿的。”
赵祯听闻,他手指轻轻叩击着御案,冷声道:“光禄寺卿?包拯?二位倒热心。这光禄寺卿既已查获礼器,为何不直接呈于朕,却偏偏给了韩执?”
“陛下,光禄寺承酒礼祭祀,并无查案之责。光禄寺卿见礼器失窃案牵连甚广,故而先让韩少卿整合各方线索,结果完备后,再一同呈于陛下。这样能让陛下更清晰地了解案件全貌,做出圣明决断。”
赵祯听完,也是知道没啥刺儿可以挑了,便是重新坐下了,道:“既然如此,这些证物都可靠吗?”
“复陛下,可靠。”章询说道,“且除了证物,其余之物,皆是韩少卿自己所思。且证据也是徐徐而来,乙证物,可证韩少卿之论。”
赵祯此时就不由得再次低头看向了手里的奏折。
“这些证据,是如何个丝丝入扣?你与朕说说。” 赵祯抬起头,就这么地盯着章询,语气中居然带了一丝......
不易察觉的期待?
“复陛下,”章询继续解释道,“起初先是抓到了周宁,但是周宁自墙而死,后韩少卿便是派人调查了周宁的家人,便是查出了新进的房产。”
“然后再是张家家仆的供词,韩少卿便是发现了在那处的当铺,以及张家的庄子以及家庙。从而发现了红胶泥。”
“最后,韩少卿查到了三年前的商胡决堤,以及当时张尧佐申领红胶泥的事情。从而推断出了红胶泥能腐蚀青铜器的事情。”
赵祯也是没法再说什么了,这确实算是环环相扣,毫无破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