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8章 复国军(上),地球不屈:混沌秩序,司徒小儿,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四月的大马士革,夜晚的微风相对温和,却无法吹散空气中弥漫的尘土与历史的叹息。这座古老而宏伟的城市,在经历了漫长而残酷的战火洗礼之后,如同它内部那些疲惫不堪的百姓一样,睡得深沉,呼吸浅淡。
哈伦站在市政厅高大的阳台上,深邃的目光在下方庄严肃穆的倭马亚广场与远处那座承载着无数文明瑰宝的国家博物馆之间跳跃,他静静地欣赏着这片阔别已久的祖国风景,心中五味杂陈。
三年前,当他被迫带着麾下忠诚的部下,以一种近乎流亡的方式离开大马士革时,城中的每一栋饱经风霜的大楼、每一条布满弹孔的街道,都好似烙印般,在他的脑海中历历在目,清晰得仿佛昨日。
而现在,三年过去了,他却在这座城市的面貌中,丝毫没有发现任何与之前记忆中的废墟景象有所不同——没有重建的痕迹,没有愈合的伤口。相反,它变得更加斑驳,更加的满目疮痍,每一块砖石,每一处断壁,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这三年的苦难与停滞,仿佛年迈的老母亲那日渐消瘦、布满皱纹的枯槁面容,令人心痛。
哈伦仍旧无法原谅,也仍旧记恨着那些趁着祖国衰弱、窃取了国家权力与尊严的罪人,那些将这片土地推入更深渊的腐败统治者。但这一次,他不必再像三年前那般,在失败与绝望中狼狈地离开。他的手中,如今正握有足够的力量,一支在黑暗中秘密集结、为复仇与重建而生的强大力量,足以扫除任何胆敢阻拦在他复国道路上的敌人。
超过五万人的庞大军队,这支由决心与钢铁铸就的洪流,此刻正在大马士革城内各处安营扎寨,犹如蛰伏的巨兽。他们中的三分之一,是当年选择与他一同撤离到阿联酋,在异国他乡卧薪尝胆、坚持训练的流亡部队,是经过战火洗礼、忠诚可靠的老兵。
剩下的三分之二,则来源于分散在中东其他国家的叙利亚侨民和反对现政府的武装力量,这些人受到了哈伦的感召,怀揣着对祖国复兴的渴望,秘密地加入了这支决心推翻腐败统治、重建国家的军队,并日复一日地为这一刻的到来做着艰苦的准备。
赶走了趁乱入侵的IdF部队,仅仅是他计划的第一步,是向世界宣告他归来的序章。他已经将相当一部分精锐军队,派遣往苏维达、德拉等南部战略重镇,那里虽然名义上属于现任政府军的控制区,但实际统治力薄弱,且不排除仍有相当数量的前政府军抵抗势力或地方武装隐藏在其中。
哈伦希望通过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重新获取这些地区的控制权,如果能将那些忠于祖国、仍在坚持抵抗的零散力量吸纳进来,重新整合,那将极大增强他的实力,为后续行动奠定基础,那便再好不过了。
位于戈兰高地——那片以色列已经占领了六十年的争议缓冲区,其上的IdF部队在数天前,迫于战线上的巨大压力,已经撤离回了以色列境内,放弃了这片他们曾经视为战略屏障的土地。见此情景,哈伦就像一只嗅到机会的猎鹰,毫不犹豫地派出了一支千人左右的快速反应部队,全速前进,火速接管了这片无人看守、战略意义重大的沃土。
而这支部队在进驻过程中,也毫不意外地碰到了一直驻扎在戈兰高地外围,试图趁机扩大控制范围的现任政府军部队。在哈伦方面提出劝降,希望他们加入复国大业,以及初步谈判破裂的情况下,双方立刻爆发了激烈的武装交火。
然而,这场冲突几乎没有悬念。那些现任政府军的武器装备,与哈伦带来的、经过现代化升级和体系化整合的部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无论是单兵装备还是协同作战能力都远不如。几乎是一个照面的功夫,这伙政府军便在哈伦部队压倒性的火力与战术优势下被打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