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杜国舅围攻兴庆府
六卖生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3章 杜国舅围攻兴庆府,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六卖生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大理国此前与宋国取得了宗藩关系,还为宋军输送战马,自然也就得罪了昭国。
但是,这个理由似乎不足以成为出兵理由。
关胜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向燕京发出请示。
这时,戴宗和马灵再次发挥了巨大作用。
因飞鸽还不成熟,信使速度不够。
因此,拥有神行法的二人,被派往南面,充当传递情报的核心。
当然,非重大、紧急军情,不会动用二人。
但是要进攻大理国,是十分重大之事,自然就将二人派上用场。
二人轮番行动,比如戴宗在前线,那马灵就留在燕京。
等戴宗回来,马灵便接力传信出去。
这次,就是戴宗将关胜的请示送回燕京,林冲批复后,由马灵送去前线,交给关胜。
林冲的意见,很明确,大理是要打的。
但是理由不能是因为他跟宋国的关系,而是要善加利用正在造反的东方三十七部,甚至是用已经独立的自杞、罗殿两国做文章。
东方三十七部,自然是反抗压迫,推翻高氏腐朽的统治,解救被架空的段氏皇族。
而自杞、罗殿两国,自是在自保的前提下,剪除被剿灭的风险。
如此,方才名正言顺。
关胜得了林冲批复,顿时豁然开朗,派使者分别出使自杞、罗殿两国,然后又派人联络三十七部首领,在自杞国会盟,共商推翻高氏权臣,还政段氏之事。
这些势力,起来反抗,本就为了自保。
自杞、罗殿还好,因为跟宋国建交,得到承认,虽说进取不足,但自保有余。
三十七部就不一样了,他们本是大理开国功臣,按理该受到优待。
可惜时过境迁,谁还记得他们是段思平开国的最大倚仗,只把他们当做冤大头,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不得不起来反抗。
但他们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体系,临时会盟反叛,也是各自为战的局面,自然不能持久。
犹如汉末十八路诸侯一般,各自有各自的心思。
而权相高泰运,则运筹帷幄,将他们给吃得死死的,正如当初董卓一般。
虽然三十七部一度攻陷鄯善府(昆明),其侄定远将军、姚府演习高明清战死,但对高氏的权臣地位没有任何动摇,高明清侄子高量成临危受命,率兵平叛,打得联军节节败退。
历史上,高量成也正是因为平叛三十七部,因功受封相国,继续以权臣身份执掌大理军政大权,成为高氏家族的核心人物。
此刻,正是三十七部危急存亡的关头,也是自杞国、罗殿国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昭军的介入,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求之不得。
所以,当关胜的使者抵达各处,说知来意后,几方势力欣然答应,愿意奉昭国为宗主,请求出兵相助。
关胜自然没有推辞的理由,以几方名义联合属文一篇,尽数高氏欺君罔上、祸国殃民罪状十八条,然后以盟军的身份,出兵大理,会盟石城(曲靖)。
盟军出击,自然无往不利。
昭军为主力,三十七部和自杞、罗殿两国兵马为辅助,再次反推到鄯善,与高量成展开大战。
与西夏一样,大理国兵马如何见识过昭国火器的厉害,高量成直接被打傻了。
轮番轰炸的火炮、霹雳弹等,打得大理军完全无法应对。
因此,高量成自然没能守住鄯善,兵败撤退威楚(楚雄)。
盟军乘胜追击,攻入威楚,威逼大理。
而因关胜进攻路线变化,进攻西川路的事情,便被让了出来。
王进更加急迫,要抢在关胜回军之前,歼灭聚集在京兆府的宋军,打入西川路,杀进成都府,活捉赵佶。
于是乎,昭国同时开展对大理、大宋、西夏的灭国之战,可谓是让天下侧目,让四海惊慌。
同时灭三国,很久没有如此大手笔的战争,上一次,还是大唐初期!
天下沸腾,昭国威武!
这震撼人心的消息,传入北方,正在将攻防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辽金众人傻眼了。
林冲这样做,显得他们很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