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49章 对日借款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49章 对日借款,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17年1月5日,段祺瑞的算筹「战」字最终落在《中日算理合作协定》上,墨迹未干便被周自齐用算筹「理」字蘸取的抗磁砂溶液晕开,在「山东矿权」四字上形成不可擦除的「暂借」密纹——这是前清算理工程院秘传的「阴阳契约术」,表面承认合作,实则埋下技术防火墙。
「感谢段总理对东亚算理的支持,」林权助接过协定,指尖触到纸背的凹凸纹路,那是用算筹刻下的《孙子兵法》「虚则实之」篇首字。他不知道,这些纹路与青岛抗磁矿的地质脉络完全重合,成为中方监控日资开采的天然传感器。
周自齐翻开《参战借款资金监管细则》,算筹点向「技术培训保证金」条目:「根据协定,贵国需先支付三百万银元培训费用,用于中国匠人购置磁导设备。」他特意加重「购置」二字,暗示即将用这笔钱从英国购买改良版磁导仪,而非流入日本腰包。
段祺瑞的算筹「战」字突然发出蜂鸣,与周自齐怀表中的抗磁砂产生共振——这是铁锚堂匠人提前在借款合同里植入的「算理共鸣装置」,任何篡改条款的行为都会引发磁暴。林权助的和算「徳」字筹险些脱手,他这才明白,看似被动的中方早已在契约里布下天罗地网。
「关于匠人赴日培训,」周自齐递上《工匠名录》,里面三百名匠人名字均用《周易》卦象编码,「他们都精通『乱纹避磁』古法,但贵国若想学到核心技术,恐怕得先破解他们袖口的『工』字布贴。」
林权助盯着名录上的「陈阿白」「李铁锤」等名字,想起1909年那个在上海车间羞辱过松本正雄的老匠人——他曾用算筹敲击出《茉莉花》变调,让日本磁导仪误判为火山爆发预警。
窗外,汉冶萍的「公理号」列车正装载着掺有抗磁稻壳的「工业废料」驶往天津港。周自齐摸出怀表,表盖内侧的「工」字徽记与铁轨共振,显示每节车厢都暗藏《天工开物》的活字模——这些看似无用的废料,实则是中方用来铸造抗磁炮管的原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