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第7章 干王潜伏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番外第7章 干王潜伏,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同治五年芒种,苏州城外破庙中,残灯摇曳。干王洪仁玕轻轻摩挲着东王遗留的火焰纹算筹,神情凝重。这竹筹边缘刻着北京条约前的云雷纹变种,透着岁月的痕迹,筹面以抗磁砂混合朱砂绘就「火德星君」法相,神秘而庄重。而这算筹,如今被赋予了特殊使命——计算弹道精确度。“东王曾言‘算理如火,可铸剑亦可烹茶’,” 他苦笑着对忠王李秀成说道,“如今咱们这点星火,还能燎原么?”
庙外,梆子声有节奏地传来,卖茶汤的老汉敲着竹盏,盏底“火”字暗纹与算筹火焰纹悄然形成磁石共鸣。忠王掀开破窗向外望去,只见运河上漂着印有“蚕花娘娘”的蓝布,那是苏沪织女用抗磁砂染制的算理布。布角火焰形补丁可不只是装饰,它对应着《资政新算》里的“火攻十三策”,在这上面,通过算筹计算出的弹道精确度被巧妙隐藏,成为日后作战的关键信息。
夏至日,上海英租界纺织坊突然蹿起熊熊大火。华人劳工们用湿布掩面匆忙救火,可谁能想到,这湿布竟是铁锚堂特制的算理布。水浸之后,显形的不是人们以为的火情地图,而是太平军精心藏于纺织机齿轮间的“火德算图” 。每一道经纬线都精准对应洋枪队火药库的方位,火焰纹针脚标记着抗磁砂埋设点,而算筹在其中发挥着计算弹道的关键作用,一旦战事开启,便能依据算筹算出的结果,精准打击目标。
干王站在法租界楼顶,俯瞰着浓烟弥漫的现场,腰间紧紧别着东王的火焰纹算筹。筹身上“丙丁火”三字,以西洋三角函数拆解笔画,竟与纺织机齿轮齿数暗合。“韦昌辉那草莽不懂,”他愤怒地捏碎一枚藏着算理布的蚕茧,茧内丝线上的焦痕,正是东王遇害时用算筹刻在石柱上的“土洋共济”遗训。而如今,这算筹计算弹道精确度的功能,也正是对东王理念的一种践行。
小暑夜,苏州灯笼巷爆发激烈巷战。忠王率军与淮军展开殊死搏斗,击退淮军之时,意外发现敌方火箭上绑着刻有“火”字的竹筹,仔细一看,正是韦昌辉当年自用的土法算筹。筹面简单的刻度本是代表火药量的,如今却被淮军改作爆破指南。“草莽虽死,其术竟为清廷所用,”干王捡起一根断筹,断口处火漆印隐约可见“韦”字残痕,不禁感慨,“算理之争,果无宁日。”
硝烟弥漫中,百姓们纷纷挂出“庆祝蚕神诞辰”的红灯笼,看似寻常的灯笼穗子,实则是算理布剪制而成的火焰形流苏。五穗代表“火德阵”,三穗代表“水攻计”,这里面的布局都与算筹计算出的弹道相关。干王望着灯笼连成的“火”字街巷,思绪飘远,想起《资政新算》里“以织为阵,以布为兵”的构想,心想东王若泉下有知,看到民间算理以这样的方式传承,用算筹为战斗提供精准的弹道计算,当会感到欣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