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火器整备
古月墨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火器整备,被轮流欺负的大美人儿小说,古月墨海,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月初七,汉阳城外的兵工厂里,熔炉的火光映红长江,陈阿福的短辫被气浪掀得倒竖,盯着新铸的“算珠纹抬枪”——枪管上的十二道刻痕,代表十二寸等分测厚点。他的算盘在铁砧旁跳动:“按《火器公差表》,枪管壁厚误差不得超过半分,”算珠停在“合格枪管率九成二”,“比去年增三成七。”
数据房吏员们背着算盘穿梭在工坊,每支枪管的“长度-重量-射程”数据都刻在枪托上。李煌的官船刚靠岸,便听见工匠争执:“按老法子,枪管铸完才测厚,十根毁三根!”他展开嘉庆帝亲批的《火器生产流程图》:“以后每铸三寸,必测壁厚,不合格者回炉——算学吏全程盯着,比监工的眼睛还尖。”
帐外传来快马嘶鸣,襄阳前线的《火器损耗急报》到了:“贼军据山险放冷箭,抬枪射程不足,伤亡增两成!”陈阿福一拍脑门,突然想起在冶铁坊试过的“抛物线算学”:“把枪管仰角刻上算珠标记,”他在地上画着抛物线,“三钱仰角对应五十步,五钱对应八十步——让士兵按算珠调角度。”
数据房立刻行动,二十名算学吏带着量角器奔赴各营,在枪托刻上“算珠仰角表”:“仰角一钱,打三十步;二钱,五十步……”老枪兵王虎摸着新刻的算珠,忽然想起儿子被贼军冷箭射死的场景:“有这算珠,老子能把贼寇钉在射程表上!”
千里之外的北京,嘉庆帝正在校订《火器算学手册》,书中“抛物线公式”用朱砂圈注:“仰角与射程的换算,必合《周髀算经》勾股术。”他对军机处章京说:“传旨各营,每支枪配算珠形准星,准星间距按‘每百步一尺’校准——算学,要让火器长眼睛。”
汉阳兵工厂的熔炉昼夜不歇,陈阿福改良的“蒸汽锻锤”每三刻钟锻打一次,效率较人力增四倍。算学吏们用算盘核计着:“每日产枪二百杆,其中膛线纹抬枪一百五十杆,”《火器产能表》上的蓝色曲线陡峭上扬,“足够装备襄阳前线新增的五营兵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