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我国封建社会初期~战国时代40,穿越历史,从远古到现代,陆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诸子百家散文(32)

10、《韩非子》

韩非的主要着作:

3)《和氏》—1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 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继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 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氏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泪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夫珠玉,人主之所急也,和虽献璞而未美,未为王之害也,然犹两足斩而宝乃论,论宝若此其难也。今人主之于法术也,未必“和璧”之急也,而禁群臣士民之私邪;然则有道者之不戮也,特帝王之璞未献耳。主用术,则大臣不得擅断,近习不敢卖重;官行法,则浮萌趋于耕农,而游士危于战陈。则法术者,乃群臣士民之所祸也。人主非能倍大臣之议,越民萌之诽,独周乎道言也。则法术之士,虽至死亡,道必不论矣。

昔者吴起教楚悼王以楚国之俗,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偪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悼王行之期年而薨矣,吴起枝解于楚。商君教秦孝公以连什伍设告坐之道,燔诗书而明法令,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奉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八年而薨,商君车裂于秦。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君法而富强,二子之言也已当矣,然而枝解吴起而车裂商君者何也?大臣苦法而细民恶治也。当今之世,大臣贪重,细民安乱,甚于秦、楚之俗,而人主无悼王、孝公之听,则法术之士安能蒙二子之危也而明己之法术哉?此世所乱无霸王也。

——《韩非子》

释义:在《和氏》篇中,作者以献璞的和氏自喻,迫切希望君主摆脱旧贵族顽固势力的阻挠,坚定地实行法治。

韩非反复强调法术对封建君主的重要意义,认为,“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难三》)。

《和氏》篇更形象地把法术比作“帝王之璞”——成就帝王之业的法宝,是统一天下不可缺少的。

《和氏》是韩非愤慨于法家的法术为旧贵族等所排斥,法术之士不被任用而作的。

译文(参考):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上得到一块璞玉,奉献给厉王。厉王让治玉的人鉴定这块璞玉。治玉人说:“这是一块石头,不是璞。”

厉王以为卞和欺骗了他,判处卞和刖刑,斩断了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武王继位,卞和又把这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让治玉人鉴定这块璞玉,治玉人又说:“这是一块石头,不是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别人末日求生,我扒美女词条变强

站住我兜里有糖

从垃圾处理厂员工到都市修真霸主

龑2024

空间囤货,重生后我有一座安全岛

羡有满

八零:家要散?别怕,亲妈穿来了

云上皓月

四合院:开局冒领易忠海工资

蚍蜉

超弦星空

米茶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