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
好多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高三妈妈用性缓解孩子压力,好多牛,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
余家村的资本萌芽</p>
第二天。</p>
留在十里营处理砖窑的县支行行长,刘大年,来到路边买早餐。</p></p>
还没想好吃什么,就听到排队买油条的人们,在小声议论。</p></p>
“那么大一袋子,全是钱!”</p></p>
“俩壮汉抬着都吃劲。”</p></p>
“我的天,得有好几百万吧?”</p></p>
“是啊,用化肥袋子装着,也不怕撒咯。”</p></p>
“撒了你也不敢抢啊,那壮汉给你一拳,你怕不是要躺半辈子。”</p></p>
“余阳也是好脾气,当初黄麻子抄过老余的家,这次余阳带着那么多人过去,连本带利的算完,丢下钱就走。”</p></p>
“换成我,肯定把黄麻子家给拆了。”</p></p>
“好脾气?你是没见刘狗子的惨样,余阳还了钱,拿那么一沓百元钞,把刘狗子的嘴巴都抽肿了。”</p></p>
“谁让他嘴巴臭呢。”</p></p>
“就是不知道张海会怎样。”</p></p>
“张海那么好的人,又没欺负人家,用不着跑,听说老余借他5万,余阳还了6万。”</p></p>
“想不到种豆苗那么赚钱,几天的功夫,那小子就发财了。”</p></p>
“是啊,一袋子钱,还完账,还剩下一大半呢,我看着都眼馋。”</p></p>
县支行行长刘大年,已经知道余阳在搞豆苗,更知道许多人开车去排队。</p></p>
但从未想过,余阳会赚这么多。</p></p>
并且结清民间贷,还剩余颇多。</p></p>
如果银行晚几天收走砖窑,说不定现在已经拿到20万贷款,更不需要为砖窑头疼。</p></p>
“贪念啊!”</p></p>
刘大年知道问题出在哪。</p></p>
无非是余村长说要25万买下砖窑,其中20万补上贷款,多出来的5万,银行这边分一分。</p></p>
否则他一个支行行长,才不会参与进来。</p></p>
而现在……</p></p>
犹如股票,被套牢了。</p></p>
当然,刘大年不着急卖砖窑。</p></p>
因为那砖窑的价值,少说上百万。</p></p>
放在那,等同固定资产,上级不会怪罪。</p></p>
只是现在没人买,暂时无法变现。</p></p>
刘大年听着议论声,吃完油条和胡辣汤,起身返回小旅社。</p></p>
走到半路,忽然抬头。</p></p>
下雪了。</p></p>
……</p></p>
村长家小洋楼。</p></p>
余阳用一夜时间,结清了老余修砖窑欠下的民间贷。</p></p>
忙完之后,抱着无债一身轻的念头,安心睡眠。</p></p>
没想到一觉睡到晌午头,拉开帘子,外面大地都已经泛白。</p></p>
“下雪了?”</p></p>
自家豆苗需要阳光,这一下雪,怕不是要断了财路。</p></p>
余阳套上军用棉大衣,急匆匆赶到自家院子。</p></p>
然后便看到八十多个壮汉,挤在塑料大棚里忙活。</p></p>
“差点忘了,昨天有64家村民改造了火炕,等于占领了64处房屋,自家新增64个农夫。”</p></p>
“这么说,一个农夫持有1分地,咱的改良型农田,可以扩建6.4亩。”</p></p>
“如果加上之前的2.5亩,总产量几乎翻3倍……”</p></p>
余阳一边思索,一边走进塑料大棚瞧瞧豆苗。</p></p>
奇怪的是,依旧在生长。</p></p>
“不是说,必须阳光充裕,才能成熟吗,现在没阳光,也能进行光合作用?”</p></p>
大哥闻言,有点像看傻子,“如果没阳光,岂不是乌七八黑,比晚上都暗?”</p></p>
“是啊!”</p></p>
余阳恍然。</p></p>
虽然下雪看不到太阳,但白天依旧有光,并且也是阳光。</p></p>
旋即余阳又发现,豆苗生长速度加快了不少。</p></p>
这次他没问大哥,而是暗中观察……</p></p>
左边区域2個农夫,周围大豆成熟时间减半,以前需要30天,现在需要15天,估计豆苗收割时间,也会从5个小时,变成2.5个小时。</p></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