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样般的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6章 中平二年(185年)3月(1),13女学生小嫩嫩B,月样般的彤,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襄垣县,府衙,大堂。
襄垣县令冯翼坐在案几后,正眉头紧锁地看着堂上的众人,他与这几个幕僚议了半天,也不明白为什么蛾贼会跑来进攻襄垣城。
“明廷,黄巾军在城东北的高崖上扎营了。”一个探马急匆匆地走进大堂,向冯翼禀报道。
冯翼闻言,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城东北的山崖上?!”
探马回道:“是,蛾贼正是在山崖之上扎营了。”
襄垣城建于战国时期,坐落在在韩王山上,此城顺着山脉走势而建,正扼在几条狭窄的山道上,四周环境险要,俱是崇山峻岭悬崖绝壁,易守难攻,是上党平原的西北大门,晋阳通往壶关的要冲,自古以来就有欲得上党必取襄垣的说法,乃兵家必争之地。
“扎营在山崖之上?这帮伙贼是打算凭高窥视我城中虚实?”一个年纪略大的幕僚言道。
冯翼捋髯沉思片刻后回道:“不会,若是要窥城的话,主将登崖观看就是了,犯不着把营盘也扎在山崖之上,试问驻兵绝壁之上又要如何攻城?”他摇了摇头,还是猜不透。
“难道是要凭高放箭?我听闻那蛾贼善用劲弩利矢。”
“那也太远了,那山崖距城尚有两里地之远,再怎么样的劲弩利矢,飞不到一半,就会被风吹散了。”另一个幕僚摇了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测。
一个中年幕僚进言道:“蛾贼势大,号称有十万之众,且意图不明,恐怕别有诡计,卑职以为只靠城内守军恐难抵挡,明廷还是早早传讯,请就近的几处城邑来援才是。”
其他几个幕僚也应和道:“是啊,请明廷早做决断,尽快派人求援才是!”
“某不是早已向铜鞮、潞县、余吾去信求援了吗,这三地的援军应该很快便会陆续赶到,届时我方兵力当有三万,襄垣城坚,周边地势又险峻,以此为依托,想来足可以应敌了。”
冯翼说完,心念忽然一动,站起身在堂上踱了几步,眉头紧锁:“把蛾贼送来的劝降信拿来给我!”一个幕僚应声将一角白麻书帛递上,冯翼把它在案几上展开,只见上面写着:“朝堂不纲,天道失常,致使水旱交肆,灾衍连年,万民凌迟。我太平道奉天承运,吊民伐罪,自起兵以来,旄麾所指,罔不克定。想尔襄垣小城安能抗拒天兵,今某率十万之众,方欲与贵县会猎于兹,若肯输城来降,尚不失为座上佳客,倘有迟疑,须臾便是阶下待死之囚矣。可取某书,与衙下智者详共议之。”
冯翼看着这份具名为太平当搏营黄天大圣的信,忽然一捶案几道:“蛾贼新败,十不存一,不可能还有十万之众,此必虚妄之言,欲恐吓我等军心。今彼驻军崖上,非为临高窥城,实是欲避我耳目!一可使我不能辩其虚实,二可防我出兵冲突。”
说到这里,冯翼仿佛一下子顿悟,肯定的说道:“我料定蛾贼兵力必然不满十万!”
年老那幕僚闻言沉吟道:“可我每日登城侦望,看那蛾贼每炊灶烟之数,记之当有数万之众,就不足十万,七八万人怕也是有的。”
“廷秀,你忘了虞尚书增灶退羌兵的故事了?远观灶烟岂能足凭,蛾贼若有十万之众,必已四门安寨预备攻城了,试问高崖之上逼仄狭窄,如何安排的下十万之众,我估之,蛾贼兵力不会过万!”
“可蛾贼虚设数万之灶以此耀势,意欲何为呢?想威吓我们投降吗?这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冯翼回头看向探马命令道:“再探,想法潜入敌营细查之。”
探马随即应唯而去。
………………
黄昏时分,山崖之上的当搏营营盘内,一阵吵嚷声惊动了正在与几名工匠一起在做测算的齐润,他迈步走出帐外,只见是刘丰和几个战士扭住了一个人正向自己这边而来。
“大圣!我们抓到了一个探子!”
“哦?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哈哈。”齐润笑着走到那被扭住的人面前,问道:“你是襄垣城派来的探子?”
“不是!不是的!官长,我是本地的乡民,进山来樵采,误入了您的营盘,请您赦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