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2章 价值百亿的非卖品,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价值百亿的非卖品

「PoPmaRT?」</p>

陶玉墨闹不清林朝阳唱的是哪一出,不过她觉得林朝阳起的这个名字倒是不错,很符合年轻人的口味。</p>

「流行集市?有点意思。」陶玉墨又念叨了一句,越听越觉得这名字好听,</p>

风格极为契合她即将要做的事。</p>

她笑着说道:「姐夫,还是咱们俩有默契。行,你这个名字我用了。这回真成你出的主意了!」</p>

说完她得意的走了。</p>

等陶玉书从书房出来,对林朝阳:「过两天我们俩一起去吃个饭。」</p>

「跟谁啊?」</p>

林朝阳时不时的就要陪陶玉书去参加个酒会丶晚宴,再这麽发展下去,他感觉自己真要成花瓶了。</p>

「默多克,新闻集团的老板。」</p>

三日后,文华东方酒店。</p>

1968年就开业的文华东方酒店是香江资格最老的豪华酒店之一,独一无二的地理位置,让它自诞生之日就成了奢侈的代名词。</p>

昨天乘坐私人飞机抵达香江的传媒巨头鲁伯特·默多克,携妻子安娜·玛丽亚·托夫就下榻在了酒店顶层的总统套房。</p>

默多克选择在文华东方酒店下榻的原因很简单,这里是老牌英资怡和的旗下产业,并且接待过英国王妃黛安娜丶前首相柴契尔夫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森丶福特丶老布希等诸多国际知名人物。</p>

出身于澳大利亚这个大英国协国家,默多克有种骨子里的昂撒优越感。</p>

餐厅文华厅和酒店同年开业,装潢古典而优雅,专供精致的粤式菜肴。</p>

位于酒店的25层,可以饱览维多利亚港的壮丽景观和香江的城市天际线。</p>

林朝阳夫妻俩来到餐厅时,除了服务人员,这里空无一人,一问服务员才知道,原来今天这里被人包场了。</p>

不用问也知道,这肯定是出自传媒巨头的手笔。</p>

文华厅的粤菜久负盛名,见面之后大家边吃边聊。</p>

默多克年过六旬,看上去面上和善,一见面就表现出强烈的亲和力。</p>

「安娜这些年已经很少跟我出席商业上的交际应酬了,若不是听说今天有林先生在这里,她也不会出面——」</p>

安娜·玛丽亚·托夫是默多克的第二任妻子,她曾是默多克手下的编辑,当年结婚时两人算是志同道合。</p>

不过这些年来默多克的生意越做越大,安娜却迷恋上了神学和,两人之间渐行渐远。</p>

默多克的话一方面是刻意塑造出恩爱的形象,一方面也恭维了林朝阳。</p>

美国是西方世界的中心,林朝阳现如今在美国名声日渐隆重。</p>

默多克有一点没有撒谎,安娜·玛丽亚·托夫今天确实是为了见他才露面的。</p>

晚餐的气氛看起来很融洽,不过林朝阳夫妻俩没有被这种表象迷惑。</p>

一个驰骋传媒行业四十年,周游于澳丶欧丶美丶亚各大洲之间游刃有馀的顶级商人,又岂是那麽好相与的。</p>

「我经营报业四十年,香江报业的的竞争激烈程度举世罕见,林太能在这样的市场中将明报企业经营的风生水起,实在叫人佩服。」</p>

说了半天没营养的废话,默多克终于进入了正题。</p>

「默多克先生谬赞了。明报企业的成功最关键的还是在于它的前任老板查先生几十年的苦心经营,我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罢了。」</p>

默多克露出缅怀之色,「查先生确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丶有远见的领导者。</p>

当年我两次求购明报集团,都被他拒绝了。现在看来,他的决定非常明智。」</p>

听着默多克「自贬」式的恭维,陶玉书没有骄傲得意,反而警惕了起来。</p>

「《南华早报》在默多克先生的领导下成就非凡,更胜查先生的风采啊!」</p>

早在1985年,默多克就访问过中国,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市场都充满了野心。</p>

因为这里的人口世界第一,是这个世界上仅次于欧美国家的庞大市场。</p>

他便把进军亚洲的第一站选在了香江,这里经济发达,传媒业开放。</p>

与东南亚丶日韩以及中国内地丶湾岛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非常密切的经贸联系,它在亚太地区的地位至关重要。</p>

并且又是英国殖民地,中西文化融合,拿来当作进军亚洲的前哨战再合适不过。</p>

1986年默多克从滙丰银行收购了南华早报集团3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p>

随即便展开了对南华早报集团的私有化进程。</p>

1990年,南华早报集团重新上市,市值70亿港元,年盈利近3亿港元。</p>

南华早报集团的纸媒销量不足明报企业和东方报业两家香江顶尖报业集团的1/3,利润却超过了两家的盈利水平。</p>

这也是为什麽陶玉书一直想为明报企业办一份定位高端的英文报纸的原因。</p>

但最近两年她越来越感受到香江报业的局限性,并没有贸然对外扩张。</p>

不过从几个月前开始,南华早报集团的日子有点不好过了。</p>

这几年香江传媒行业的竞争烈度越来越高,8月份东方报业创办英文报纸《东方快讯》,从《南华早报》高新挖了40多个鬼佬采编人员。</p>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釜底抽薪,《南华早报》方寸大乱,内部一阵风声鹤。</p>

股价从9月初的每股5.5港元,一路急跌至10月中的4.4港元。</p>

之后南华早报集团毅然出售了旗下的《华侨早报》,收缩战线,并高薪挽留采编人员才算是勉强维持住颓势。</p>

陶玉书在试探默多克的目的,买或者卖?报纸还是电视?</p>

「我刚才的话不是虚言,香江报业的竞争太激烈了。前段时间东方报业的挖角给南华早报集团造成的影响,林太想必也知道。</p>

我十分不赞同他们的这种方式,如此恶劣竞争之下,整个行业没人能够受益,劣币驱逐良币,最后只会陷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p>

默多克这番话隐隐透着求结盟的味道,陶玉书却没有被他的示好所蒙蔽。</p>

「呵呵,商业竞争大家各自施展手段无可厚非。只要是在规则范围内的,也无可指摘。」</p>

南华早报集团丶明报企业和东方报业代表了香江报业的生态层级。</p>

南华早报集团以《南华早报》为核心,拥有全港最优质的读者群体,定位高端,不管是品牌价值还是盈利水平都是香江最顶尖的。</p>

东方报业与之恰恰相反,以《东方日报》《太阳报》《太阳马经》为核心,</p>

是香江最平民化的报业公司。</p>

而明报企业,以《明报》为核心,定位比《南华早报》稍低一些,但又有旗下七八份报刊集团作战,形成了高丶中丶低端读者群体的全面覆盖。</p>

南华早报集团面对东方报业的蚕食拿不出有效的策略,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们的定位高端。</p>

东方报业可以挖角他们的人,创办英文报纸冲击高端,他们却不能做跟东方报业同样的事,那样等于自毁长城。</p>

因而在应对东方报业时就显得格外笨重,而明报企业则不同,全面化的经营策略,让他们进可攻丶退可守。</p>

别说东方报业现在就是进军高端,就是现在要打一场你死我活的价格战,明报企业完全不虚。</p>

经营报馆,量入为出,铢必较。</p>

出的方面,最大的支出无非是报和人,报即纸张排版丶传版丶印刷丶制版等各项费用,人即工资丶福利。</p>

人的支出两家都是固定的,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之下要压榨人工是不可能的,</p>

人早跑了。</p>

报的支出,明报企业和玉郎机构相辅相成,成本优势要比东方报业更大。</p>

入的方面,明报企业去年营业额8.241亿港元,税后盈利2.617亿港元,东方报业去年营业额7.056亿港元,税后盈利1.985亿港元。</p>

无论是盈利规模还是盈利率,明报企业都要更胜一筹,面对东方报业,可以说是稳坐钓鱼台。</p>

因而,陶玉书对默多克抛出的橄榄枝并不接招。</p>

见她无动于衷,默多克内心焦急,脸上却风轻云淡,「看来林太已经有了十足的把握,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战胜东方报业?又或者是星岛报业?」</p>

「默多克先生说笑了,东方报业和星岛报业都是香江报业巨头,又哪里是那麽好战胜的。</p>

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勉力维持罢了。」</p>

陶玉书打太极的功夫练的炉火纯青,饶是以默多克这样的老狐狸,也感觉到棘手。</p>

默多克寄希望于引动陶玉书主动触及谈话核心,却始终不得寸进,思虑片刻后,他还是选择了先抛出诱饵。</p>

「明报企业现在已经是香江第一流的报业集团,但可惜的是跟东方报业丶星岛报业还是没有拉开差距,林太难道就不想让明报企业更进一步吗?」</p>

说了快一个小时的场面话,终于等到了戏肉,陶玉书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p>

「默多克先生所谓的更进一步是指——」</p>

「想必林太也知道,新闻集团的纸媒业务目前正在战略收缩,南华早报集团远在香江,管理起来多有肘,我打算给它找一个更好的主人。」</p>

默多克不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讲出了他今天约饭的自的。</p>

陶玉书听到这话怦然心动,明报企业如今贵为香江报业第一股,如果硬要说缺什麽,那一定是国际化水平不足,缺少足够的国际影响力。</p>

而南华早报集团恰恰可以弥补这个不足。</p>

陶玉书脑海中飞快的分析着形势,眼下南华早报集团被东方报业逼的进退两难,主要原因有两个。</p>

一是他们定位太高,无法下沉,面对竞争对手不要命的打法,往往没办法倾尽全力,这种情况大致就相当于秀才遇到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羁中马

旧神之巅

神话之后

鹅是老五

邪神登阶:女信徒叩门献祭

酸菜鱼椰子鸡

镇天鼎

只出三剑

重生:逼我当渣男是吧

绿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