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0章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1万:4千!</p>
干一年顶一辈子!</p>
签了合同就有5万港元的安家费!</p>
是个人都禁不住这种诱惑,但王纪言不是一般人,他强压着内心一口答应陶玉书的冲动,说道:</p>
「多谢玉书你的美意,不过这件事是大事,我得认真考虑考虑。」</p>
陶玉书面露欣然,「这是应当的,那我等你的消息!」</p>
「好。」</p>
聊完了正事,陶玉成和王纪言从燕京饭店出来,</p>
「老王,我说你拿什麽把啊?我不是因为玉书是我妹妹向着她,这多好的机会啊!」</p>
王纪言叹了口气,,「我当然知道这是好机会。可我现在的工作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还有家庭——.—」</p>
他说了两句,觉得这种话对陶玉成这样的咸鱼来说就是对牛弹琴,只好摇摇头说:「你不懂!」</p>
「行行行,我不懂,我不懂,行了吧?那你慢慢考虑。</p>
不过我提醒你,你那些徒弟里人才可不少,过两天玉书要是挑中了哪个能力出众的,你这个台长的位置能不能有可不一定了。」</p>
陶玉成的话让王纪言忍不住心头一颤,确实有这种可能性。</p>
但随即他又释然了,要真是那样,证明这个机会确实跟他无缘,也勉强不了。</p>
又过了两天,因为孩子们得上学,所以陶玉墨带着两个小的先回了香江。</p>
陶玉书进了中南的海的红墙内,与她同行的还有田同志(时任广播电影电视部侍郎)丶窦守方(时任电影局副局长)丶宁志彬(时任中影公司副经理)。</p>
陶玉书一个商人跟几个文化领域的官员走在一起,还是进出政务要地,</p>
多少显得有些突兀,可谁让她根正苗红,在zY领导面前都挂着号呢!</p>
关于电影机制改革的汇报,获得了主管领导的明确支持,让几人振奋不已。</p>
从红墙内出来后,田同志便开始组织起草《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p>
文件的基本精神是:电影制片丶发行丶放映等企业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了「电影的市场就是观众」。</p>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内容便是:</p>
1丶自1992年6月开始,国产故事片将由中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由各制片单位直接与地方发行单位见面(进口影片仍统一由中影公司向各省丶市丶自治区公司发行);</p>
2丶电影票价原则上要放开,具体由各地政府掌握。</p>
这样的意见内容,意味看中国电影行业即将迎来巨变。</p>
往年这个时候陶玉书已经忙着回香江处理公司事务了,可今年,陶玉书为了这份文件也要在燕京多待些日子。</p>
在电影行业机制改革这件事上,她出了不少力气,谈不上决定性作用,</p>
但绝对起到了推动作用。</p>
忙活了这么半天,不就是为了提前卡个身位嘛。</p>
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未来电影行业的发展不可限量,陶玉书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p>
正月的第二个礼拜,陶玉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为旗下公司寻找落脚点这件事上。</p>
头两年手下几家公司也就林氏影业在内地有点合拍业务,没有几个常驻人员,也没弄办公室,就在小六部口胡同的西院对付着。</p>
今年不一样了,玉郎机构和内地合作,星空卫视落地了,电影合拍业务以后也要进一步发展,得找个像样的办公室才行。</p>
家里有二春同志这位地产界的白矮星,给陶玉书省了不少心,几天时间里陶玉书看了不下十处公房,跑遍了东西城。</p>
最后把公司地点锁定在了东交民巷的紫金宾馆。</p>
东交民巷距离天安门也就一公里,是明清两代「五府六部」的所在地,</p>
乾隆丶嘉庆年间还设了「迎宾馆」供外国使臣居住。</p>
打那以后,这片陆续建了各国使馆,又建了美国花旗丶法国东方汇理丶</p>
英国滙丰等诸多银行,整条街上全是风格迥异的西洋建筑,是当年燕京最洋气的地方。</p>
陶玉书相中的是早年间的比利时使馆,建筑造型和风格在一众西洋建筑中十分突出。</p>
它是典型的欧式建筑,占地1.4万平方米,楼是尖顶,石柱回廊,单看建筑外观充满了大气丶优雅。</p>
若是放在后世的小红书上,妥妥的网红景点。</p>
建国之后,比利时使馆的身份几经更替,先是成为14号国宾馆,再到1986年正式更名为紫金宾馆。</p>
因为是国有资产,紫金宾馆不能出售,但可以对外出租。</p>
陶玉书租下了这里的一号楼和二号楼,作为以后旗下几家公司在燕京的办公地点。</p>
装修的事交给了林二春,老同志现在手下除了养了一堆「房虫儿」,还有几十号装修工人指看他手里的业务吃饭呢,装修办公室这点小事不在话下。</p>
转眼正月过半,这段时间里王纪言陆续为陶玉书推荐了不少人才。</p>
不仅是王纪言,得知陶玉书在招兵买马,大有大干一场的架势,连百忙之中的田同志都给她推荐了个人才。</p>
余统浩本是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最年轻的副台长,84年因为管制渐松,香江几个电台的中波广播长驱直入杀入广东。</p>
一项调查显示,当时百分之七八十的广东市民已经不听本地广播而改听香江广播了。</p>
这样的情况让余统浩深以为耻,于是85年年初他趁着带队去香江转播省港杯足球赛的功夫,忙里偷闲跑到香港电台和商业电台刺探军情。</p>
回到广东之后就拿出台里的一个频道搞广播改革,花了一年多的时间,</p>
逐步提高电台频道的收听率。</p>
直到88年,香江的几家电台碍于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收听率挤压,取消了大陆波段,余统浩由此一举在国内电台界成名。</p>
也因此被调进了广电部,研究是否能到海外开办商业电台丶电视台,以改善海外对中国的认知。</p>
结果余统浩到美国考察了29天,结论是国内根本不具备办海外商业电台丶电视台的条件。</p>
「」.——-其中障碍有二:第一,我们中广公司没有那样的财力,在英语国家办传媒不是开饭馆,需要多年不断地投入,而回报基本上没有;</p>
第二,政治和人事屏障难突破,那个时候说中国派人去美国办意识形态的东西,人家签证都不会给你,你没法打工,没法生活,难度太大。</p>
我当时把这个考察结果跟领导说了,他们还不死心,问:美洲不行,亚洲行不行?」</p>
我又外出考察了一个月,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可以在柬埔寨搞!」</p>
说到这里,余统浩自己都忍不住发笑。</p>
随即,他止住笑意,「陶总,不好意思!」</p>
陶玉书脸色轻松,说道:「没什麽。国内的情况比较特殊,去国外搞意识形态那套东西确实很吃亏。」</p>
余统浩点点头,「确实。上面把我调到燕京本来是搞这些东西的,结果搞不成,让我在中广公司当个副董事长,实在没什麽意思。</p>
那天田部跟我说星空卫视要落地内地,您正在招兵买马,问我愿不愿意来试试,我是一百个乐意。」</p>
余统浩的表态拿捏的恰到好处,既不谄媚,也没有自抬身价。</p>
「田部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太大了!」</p>
「我来之前,他和我说,这也算是『曲线救国」了!」余统浩语气幽默的说。</p>
陶玉书笑了出来,「这话说的不错!」</p>
说这话时,陶玉书神色之间自信洋溢,神采飞扬,让余统浩心中也有些激动。</p>
星空卫视工资很高是不假,但余统浩并非是完全冲着钱来的。</p>
要知道他是中广公司的副董事长,正经的副厅级干部,前途大好,若不是有一颗为中国传媒开疆拓土丶远布海外的心,他怎麽会轻易到星空卫视来呢?</p>
陶玉书也明白,余统浩的到来明面上是田同志的举贤纳才,也未尝没有给星空卫视安个「嚼头」的心思。</p>
但在她看来,这其实也是好事。</p>
余统浩的存在,可能是钉子,也有可能是润滑剂和助推剂,完全看怎麽用。</p>
跟余统浩聊了二十多分钟,紫金宾馆一号楼里的人聚集了不少,陶玉书起身将大家都召集了起来。</p>
「诸位同事,又见面了!公司的办公室现在还在装修,我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主要是想让大家见见面。</p>
我们星空卫视凤凰台草创,你们这些人里未来大部分可能都会去到香江公司,在内地见面相处的机会反而不多。</p>
希望大家可以借着今天的机会互相认识和熟悉,方便以后的工作。」</p>
陶玉书的声音很温和,却有一种穿透力,让人忍不住侧耳倾听。</p>
在场的人里绝大多数都是广院出身,受了王纪言的推荐才进了星空卫视,听看陶玉书的话,有不少人都憧憬起了到香江工作的情景。</p>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余统浩这种「有理想」的好同志。</p>
接着,陶玉书又给大家交代了一些到香江后的工作内容和安排,让大家安心之馀,也多了几分对星空卫视的归属感。</p>
简短的发言说到最后,陶玉书的眼神扫过在场众人。</p>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从事传媒行业,不仅是一份解决温饱的工作,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寄予了我们对于事业和理想的追求。</p>
我真心希望每一位加入星空卫视的同事能够以这份工作为荣,以这份事业为傲。</p>
刚才我和余统浩聊天时谈到过我们我们星空卫视的发展愿景,请充许我重复一遍这些话:</p>
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p>
各位同事,以后凤凰台的发展就要靠大家了!」</p>
陶玉书说完这些话脸色真诚的冲在场众人微微鞠了一躬。</p>
就在她鞠躬之时,紫金宾馆一号楼二层的空间内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p>
但在短暂的寂静后,众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p>
大家的情绪被陶玉书刚才的一番讲话彻底调动起来「立足香江,依托大陆,覆盖全球」,这是何等宏伟的愿景啊!</p>
在场众人在听到这里时无不感到热血沸腾,也为陶玉书的雄浑气魄而折服。</p>
而她最后那句话,更让众人心中不由自主的升起一股土为知己者死的冲动。</p>
激情澎湃,热情洋溢。</p>
崭新成立的星空卫视凤凰台,队伍还未成军,战斗意志已爆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