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4章 碰瓷马尔克斯,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碰瓷马尔克斯
给三毛的回礼,林朝阳选了一套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毛流浪记》,这是他前两年在广州逛书店时随手买的。</p>
64开的连环画集,即便是10册在一起也很不起眼。</p>
张曼玉翻了翻这些连环画,感觉毫不起眼,不明白为什麽林朝阳会送这种东西。</p>
但看到连环画里的人物,她大致能明白这可能是林朝阳的巧思。</p>
实际上这并不是林朝阳的巧思,三毛小时候读的法的笔墨,在老安从疗养院醒来时,都变成了阳光下的微尘,纤毫毕现,观者也顿时恍然大悟。</p>
原来这一切都是父亲老安的病造成的,他忘了女儿丶忘了爱人丶也忘了自己。</p>
林海音和李士非都是年过六十的人,对于小说中老安的遭遇更加感同身受,</p>
为之动容。</p>
两人看完了小说也没急着离开,反而饶有兴致的跑来跟林朝阳讨论小说情节《父亲》的故事结构太过巧妙,尽管图吞枣的看了一遍,但两人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了解林朝阳的所思所想。</p>
「『手表』确实是个很重要的意象,贯穿始终,也暗示了老安努力维持的时空秩序逐渐丧失的无力感。」</p>
「朝阳,你这棵树的意象用得太好了,尤其是老安彻底陷入记忆漩涡里痛心哭诉的那句「我觉得我好像所有的叶子都要掉光了」,写的太令人心碎了!</p>
最后窗外老树在窗外随风摇曳的那个场景,描写的也很触动人心,把爱与失去的人生隐喻具象化的表达了出来。」</p>
看懂了小说的李士非,对林朝阳的用心赞不绝口。</p>
林海音也动容的说道:「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老安和女儿的那句对话,女儿说:爸,你病了。老安说:我只是老了。」</p>
复述着小说中的对白,林海音眼圈泛红,</p>
「一开始,朝阳说这部小说的主题是『老』,刚看完小说的时候我其实不太理解,这写的明明是『病」嘛。</p>
可等我再翻小说时又看到这句话,突然福至心灵,才明白过来。</p>
阿尔兹海默症只是这几十年来的医学发现,在这个病没被命名之前,我们的生活中不早就有它了嘛。</p>
谁知道他们得病了啊,都只以为他们是老了,老得不记事了,老得糊涂了,</p>
老得成了一棵树,病的丶叶子都快掉光了的树!」</p>
林海音饱含深情的说完这段话,李士非沉默无言,深感共鸣。</p>
《父亲》这部小说,与其说是在讲阿尔兹海默症,不如说是在讲人类年老体衰的困境,恰合林朝阳所说的「老」的主题,</p>
但李士非又想到,不管是《入师》还是《父亲》,它们其实都有一个隐含的丶更深层次的主题,那就是一一爱。</p>
他说出自己的感受,赢得了林海音的认可。</p>
他和林海音都是既当编辑,又搞创作,这样的双重视角让他们对于作品所反映的情感和内涵拥有更深刻的感受和认识。</p>
两人经过一番讨论,都给予了《父亲》极高的评价。</p>
又过了一阵,等两人谈兴渐淡,林海音才对林朝阳说:「朝阳,恭喜你,又写出了一部杰作!」</p>
林朝阳谦虚了两句,之后三人又聊了一阵,林海音和李士非才心满意足的带着小说手稿离开。</p>
转眼已到9月,林朝阳忽然接到美国兰登书屋方面的通知,说他入围了今年的纽斯塔特国际奖。</p>
纽斯塔特国际奖设立于1969年,最早的名字是《海外书评》国际奖,由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及其国际刊物《今日世界》杂志共同主办。</p>
《海外书评》即《今日世界》的前身,1976年奖项才改为现名。</p>
纽斯塔特国际奖每两年颁发一次,得主只限一人,设立二十多年来已经逐渐拥有不小的国际声望。</p>
跟一些奖项是针对作品的奖励不同,纽斯塔特国际奖针对的是作家本人的成就。</p>
它也是世界上比较少见的不分体裁的奖项,不管是诗歌丶小说或者是戏剧,只要作家在某一领域的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就有可能获得评委会的认可。</p>
纽斯塔特国际奖也无需报名和申请,提名入围者的唯一标准是杰出于持续的成就,并且世界上任何国家丶使用任何语言创作的在世作家都有资格获得提名。</p>
设立21年时间,纽斯塔特国际奖共诞生了10位获奖作家。</p>
这些人无不是是欧美界声名远播的人物,比如朱塞培·翁加雷蒂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丶弗朗西斯·蓬热等。</p>
又因为获奖者多有在几年之后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纽斯塔特国际奖也被欧美界不少人视为诺贝尔奖评选的前奏,享有「美国诺贝尔奖」的美誉。</p>
今年林朝阳被纽斯塔特国际奖提名,兰登书屋也很意外。</p>
他们从88年才开始将林朝阳的小说引入美国,最早引进的作品是《楚门的世界》,当时兰登书屋只是做一个尝试,谁也没有想到这部小说的销量表现竟出人意料的好。</p>
在发售第5个月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后,连续在榜32周,尽管排名并不算多靠前,但如此长青的表现,着实令兰登书屋惊喜不已。</p>
时至今日,《楚门的世界》在美国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了喜人的36万5千册,</p>
为林朝阳带来了近75万美元的版税收益。</p>
在《楚门的世界》热卖之后,兰登书屋在去年又引进了《梵谷之死》。</p>
跟有电影版影响力加持的《楚门的世界》相比,《梵谷之死》在发售之初的表现并不逊色,反而要强出几分。</p>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小说本身描写的就是19世纪欧洲发生的故事,而且主人公又是美国人都算熟悉的梵谷。</p>
别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那种跟风的文青都很多。</p>
在《梵谷之死》出版之后,兰登书屋专门请了几位小说家和评论家为这部小说写了书评。</p>
「小说以亚伦·布希内尔的视角生动的还原了梵谷这位放荡不羁丶怀才不遇的画坛天才波澜壮阔的一生,使得梵谷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仿佛身处于梵谷所处的那个时代。」</p>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丶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叙事,将梵谷的故事讲述得扣人心弦,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禁为梵谷的命运而悲喜交加。</p>
小说对梵谷情感世界的刻画以及对其艺术创作过程的描述,展现出了高超的技巧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极高的价值和艺术魅力。」</p>
《梵谷之死》的质量不俗,对得起这些小说奖和评论家的高度评价,也很轻易的便在以文青为主的读者群体引发了不小的反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反响还在不断扩大。</p>
在发售的第6周,《梵谷之死》正式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从去年5月到今年9月,连续68周在榜。</p>
在美国图书行业,《纽约时报》畅销榜是个重要的畅销指数,不管是出版社还是读者对它都非常信任。</p>
这也就造就了《纽约时报》畅销榜在图书行业独一无二的影响力。</p>
上了榜的作品往往会受到榜单的加持,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p>
而且这种「强」随着在榜时间的延长还会逐渐凝实,变成强大的口碑效应,</p>
形成真正的销量长虹。</p>
如《梵谷之死》这种严肃题材的小说作为虚构类作品,本身就容易酝酿口碑,再加上榜单影响力的加持,也就成就了这部小说超长的在榜时间。</p>
出版一年多,《梵谷之死》的销量来到了51万2千册。</p>
按照兰登书屋的经验预估,长达半年多的榜单曝光对《梵谷之死》只是开始,这部小说很有可能成为近几年以来在美国图书市场上最受欢迎的外国作品。</p>
未来销量破百万册是必然的事,至于最终的销量能有多少,连兰登书屋也说不好。</p>
连续两部作品被引进美国,并且都创造了极为可观的销量,让林朝阳在美国收获了一定的名声。</p>
这次纽斯塔特国际奖的提名,也证明了这一点,林朝阳已经走入了美国主流界的视野。</p>
上面这句话是芦安·瓦尔特对林朝阳说的,他是林朝阳的编辑,纽斯塔特国际奖的提名消息也是他通知林朝阳的。</p>
「保持冷静,纽斯塔特奖每一届都要提名很多人,今年的提名入选者有11</p>
人。</p>
其中大多是英语国家的创作者,你是唯一一个使用中文创作的作家,要获奖并不容易。</p>
我查了一下,纽斯塔特奖之前还提名过你们中国的另一位作家巴金。</p>
他在中国应该很有名望,当时也只是提名。」</p>
芦安·瓦尔特做事很严谨,并没有美国人那种夸夸其谈的性格,林朝阳很欣赏他这样的性格。</p>
「我明白。得奖嘛,锦上添花而已。「</p>
「说的不错。」芦安·瓦尔特赞了一句,又说:「不过纽斯塔特奖还有个传统,你可能不知道。」</p>
「什麽传统?」</p>
「喜欢爆冷!」</p>
林朝阳愣了一下,然后便听到芦安·瓦尔特在电话那头的笑声。</p>
老实人玩冷幽默,总是容易把幽默丢了,只剩下冷场。</p>
芦安·瓦尔特笑了几声,见林朝阳没反应,只好汕汕的停了下来,又跟林朝阳谈起了他新作品引进的问题。</p>
《楚门的世界》《梵谷之死》两部作品的引进接连取得了成功,兰登书屋自然不会放过林朝阳的其他作品。</p>
这次他们相中了《闯关东》,作为林朝阳作品列表中少见的大部头,《闯关东》在华语地区的评价一直很高,兰登书屋也是看中了这一点。</p>
不过也因为是大部头,而且小说的故事背景还是20世纪初的中国东北,导致这部小说的翻译工作难度极高,工作量极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