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86章 勒诺多文学奖,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哪一只股票赚了?”林朝阳看热闹不嫌事大的问。</p>
张曼玉顿时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p>
“投资怎么能说……赚还是亏呢?股票是证券投资……投资越大,风险也就越大……风险大么,亏一点不是也很正常么?”</p>
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坚持价值投资”,什么“低位补仓”之类的话。</p>
“好了好了,别说那么多废话了!”陶玉书打断了她的啰嗦,问:“你现在还有多少钱?”</p>
张曼玉犹豫了半天,“50万。”</p>
“全部了?”</p>
“要算银行账户里的钱吗?”</p>
“废话。”</p>
“50万。”</p>
陶玉书满脸问号,什么意思?</p>
张曼玉难为情的解释道:“本来之前有55万的,我前几天买了50万国泰城市的股票,然后他们股价就跌了。”</p>
人在无语是会不自觉的发笑,陶玉书现在便是如此,“合着你就给自己留5万块生活?”</p>
张曼玉像是做错事被老师抓现行的小学生,用手指绞着衣服,“原本有250万的。”</p>
陶玉书吃惊的看着她,“所以你炒股赔了快200万?”</p>
张曼玉怯怯的点了点头。</p>
“我的老天!”陶玉书忍不住扶住了额头。</p>
张曼玉现在名气不小,一年赚个三四百万港元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女明星花销也大,一年能攒下百八十万就已经很不错了。</p>
炒股赔200万,相当于她两年白干。</p>
“不是,都赔成这个样子了,你就没反思反思过自己是不是有投资天赋吗?”陶玉书忍不住问她。</p>
张曼玉神色认真的回答道:“我只是运气不好,赶上市场回调,没有精准逃顶而已。”</p>
林朝阳一下没忍住乐出了声,你那叫“没有精准逃顶”?你那是当了接盘侠吧?</p>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恒指都狂飙了一年了吧。</p>
别人的股票都在涨,就你买的股票回调是吧?</p>
张曼玉既气愤又委屈的看着林朝阳,悲愤莫名。</p>
说到现在,陶玉书哪里还不明白。</p>
张曼玉肯定是通过陶玉墨知道了林朝阳买股票的信息,觉得有机可趁,就入手了,结果没想到股票刚入手就遇上了股价回调。</p>
50万变45万,才几天就亏损了10%,估计是熬不住了,所以今天跑过来探听探听消息,没想到林朝阳早跑了。</p>
她想明白了前因后果,不知道为什么有种捧腹大笑的冲动。</p>
可张曼玉一脸郁闷、可怜巴巴的看着她,她实在不好意思,只能把笑意憋了回去。</p>
拉住了张曼玉的手,安慰她道:</p>
“好了好了。投资有风险嘛,亏了就要认。吸取教训吧,以后就别买股票了。”</p>
张曼玉的脸色阴沉,似乎对自己的投资生涯就此终结很不甘心。</p>
“五十多万,也可以买个四百呎的物业嘛。</p>
按照现在房价的涨势,过两年赚个十几万不成问题。”</p>
张曼玉对“十几万”这个数字非常不以为然,炒楼果然没有炒股赚钱快啊!</p>
“我现在要是有钱,我就买楼。”陶玉墨觉得张曼玉就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手里有钱却不买楼,而她想买却没钱。</p>
当初陶玉书为了开公司买了皇子大厦的办公室,她是眼见着皇子大厦的物业从一呎950块涨到现在的一呎1500块。</p>
股票是赚钱,但风险太大了,哪有炒楼稳定!</p>
见张曼玉的脸色阴晴不定,陶玉书就知道对方肯定没死心。</p>
她也明白,这东西就跟赌博一样,都想着回本,怎么可能轻易甘心?</p>
陶玉书埋怨的看了一眼妹妹,这事说起来跟她也脱不了干系。</p>
陶玉墨见姐姐看过来,表情讪讪,心想我也是好心嘛。</p>
陶玉书叹了口气,问林朝阳,“朝阳,你觉得国泰城市还有潜力吗?”</p>
闻言,张曼玉双目间顿时充满渴求,紧紧的盯住了林朝阳。</p>
“国泰城市的母公司是世纪城市,去年业绩亮眼,今年到现在为止表现也不错。</p>
上个月渣打亚洲还专门介绍过国泰城市日后的投资意向,对他们的管理层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p>
长期持有的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p>
林朝阳分析国泰城市股价时,神色沉稳,让人不自觉的就会产生一种信服感。</p>
听完了他的分析,张曼玉心中感到几分安定,“那我就先不卖了。”</p>
“行了,吃饭吧!”</p>
解决了张曼玉的投资问题,陶玉书张罗着让大家吃饭。</p>
时间一晃已近九月,由杜琪峰执导的《阿郎的故事》正式上映。</p>
这是林氏影业接收邵氏院线后的破例呢?</p>
“这么说我姐夫拿奖是板上钉钉的事了?”陶玉墨兴奋的问道。</p>
陶玉书这时反而冷静了下来,“不能说板上钉钉,但我感觉应该是大概率的事,至少应该是评委会内的重量级人物非常喜欢你姐夫的小说,要不然怎么可能让他一个外国作家的作品入围。”</p>
“有道理!前段时间《楚门的世界》美国的出版合同才签完,这回又要得法国的奖。</p>
姐夫,这回你要走向国际啦!”</p>
陶玉墨满脸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比她自己得奖了还高兴。</p>
“什么国际不国际的,早着呢。”林朝阳笑着说了一句。</p>
他们几人对于勒诺多奖的了解并不多,只知道奖项在11月初颁发,距现在还有也一个多月时间,大家高兴一会儿就接着忙正事了。</p>
陶玉书带着雀跃的心情搭上了回内地的飞机,落地先回家,然后她联系上了余玉溪,得知《红高粱》的拍摄一切顺利,心情更加舒畅。</p>
紧接着她又到燕影厂找到了陈凯戈。</p>
自从在西柏林电影节获奖之后,陈凯戈先享受了几天鲜花和掌声,然后就被陶玉书带到了香江参观学习了近一个月时间。</p>
陶玉书能看得出来,他对香江电影那一套商业片并不感兴趣,也没有强求他,不学风格,也可以学学技巧嘛。</p>
回了内地之后,陈凯戈就一直在钻研他下一部电影的剧本。</p>
见了面,陶玉书跟陈凯戈聊了一会儿,然后问起他剧本的情况,陈凯戈将他刚写好的剧本掏了出来。</p>
陶玉书捧着剧本越看眉头皱得越紧,见状陈凯戈也不由自主的紧张了起来,他清楚陶玉书为什么会皱眉头。</p>
过了好半天,陶玉书抬起头来,看向陈凯戈的眼神中露出几分失望之色。</p>
“凯戈,你还是在走上部电影的老路子。”</p>
陈凯戈听到陶玉书这样的评价,心头一沉,“林婶,我觉得……”</p>
“你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观众的感受。你这个剧本写的还是那么晦涩,跟《孩子王》的初稿剧本如出一辙。</p>
你要明白,剧本里这些你自认为的诗意和哲理,如果没有观众欣赏,就是无人聆听的呓语。</p>
你也不要指望这样的作品会在国际影展或者电影节上就有好成绩。</p>
那些外国人跟你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你凭什么以为他们能够理解你的想法?</p>
如果你不能首先在故事上打动他们,进而让他们产生共鸣,你以为你能拿到奖吗?”</p>
陶玉书的话丝毫不留情面,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训斥。</p>
陈凯戈听得面色涨红,心中充满了不被理解的悲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