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7章 《燕京文学》,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在这其中最扎眼的莫过于汪曾琪的名字,以及他的经典短篇《受戒》。</p>
说起来,给这一期《燕京》供稿的作家当中,现如今名气最大的应该是丛维熙。</p>
去年年初《收获》复刊,他的一部《大墙下的红玉兰》在国内界掀起了一阵热议。</p>
而汪曾琪现在在读者当中的名气,可能还比不过张洁这样的年轻人。</p>
不过林朝阳知道,这种情况很快就将随着这一期《燕京》的热销而被彻底改变。</p>
一篇《受戒》,让汪曾琪这个文坛老将在短时间内成为文坛的当红炸子鸡,自此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之一。</p>
汪曾琪以短篇和散文见长,八十年代可以说是国内短篇发展的黄金时代,一个作家可以凭一篇几千上万字的短篇便红遍文坛,成为万千读者的偶像,这在后世的文坛是不可想象的。</p>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类杂志的蓬勃发展,另外还有全国优秀短篇奖这个全国性奖项的大力助推。</p>
翻着这一期的杂志,林朝阳突然意识到,在七十年代最后一年的最后几个月里,当代正在积蓄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力量。</p>
这股力量里有着创作者压抑已久的创作热情,有着读者们不可抑制的喜爱,也有着办刊者们重塑边界的野望。</p>
当代正带着这股强大的力量,在即将到来的八十年代里狂飙突进,所向披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