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章 成了,文豪1978,坐望敬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什么呀?”</p>
周燕如接过报纸,是今天的《燕京日报》,章德宁指着报纸的其中一个版块,“你看!”</p>
《:苦难是一面镜子》——胡德佩。</p>
“这么快就有评论文章了?还是胡德佩写的?”周燕如又惊又喜。</p>
胡德佩是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现在还是《新史料》杂志的副主编,他还有一个身份是批评家,他所著的《〈李自成〉艺术谈》在界研究《李自成》的资料当中颇有影响力。</p>
“看来《牧马人》确实要火了!”章德宁喜滋滋的说道。</p>
“现在说还太早了。”</p>
尽管周燕如心里也是这么觉得的,但她嘴上却说的很保守。</p>
“那加上这个呢?”章德宁又从桌上拿过来几封信。</p>
“这是……读者来信?”</p>
章德宁点了点头,“早上刚到的。”</p>
一个星期时间,刊物要加印了、评论文章发表了、读者反馈也开始陆续到来,一切的预兆都显示《牧马人》正在形成一股不小的影响力。</p>
周燕如随手拆开了一封信,这封信来自于燕京市二二零七工厂一位叫朱虹的工人同志,她也曾是一位知青,下乡7年后于76年返回燕京。</p>
“……许灵均所遭受的苦难是我们这一代人经历的集中体现,下乡劳教、环境艰苦、政治动荡,主人公许灵均一一经受了这些苦难。</p>
但也恰恰是这些磨难,逐渐培养出了对于脚下这块土地的热爱,他仍旧拥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的这种品德是值得我们推崇与赞扬的。</p>
读《伤痕》,我会泪流满面,因为那篇作品宣泄了我对过去岁月的不满和怨怼。</p>
但读《牧马人》,除了那种感同身受,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了人性在艰难困苦之中的玉汝于成。我不仅在里面看到了对过去的控诉,更看到了反思和温暖与美好。</p>
我想,《牧马人》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此。”</p>
感受着写信人因为《牧马人》这篇小说所收获的精神力量,周燕如对章德宁说道:“《牧马人》,成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