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水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章 儒林外史功名债——科举舞弊的集体沉默,堪破三千世相,湿水的石头,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鹧鸪天·青衿泪》
白蜡高烧照卷黄,青蚨飞去又飞回。
保结纸上千钧重,铜钱眼中万事灰。
指犹竖,梦已摧,乡绅突至送礼堆。
莫道功名能洗白,且看朱笔点魂归。
一、范进院外的马蹄声
范进中举的捷报刚贴上门楣,张乡绅的描金礼盒已抬进柴门。鎏金拜帖上\"世交\"二字还泛着墨香,那匹枣红马却突然惊嘶——马眼正对上屋檐下晃荡的麻绳,七日前范进发疯时险些在此了断残生。
乡绅突如其来的\"世交之谊\",实为科举舞弊的危机公关。当某位寒门突然跃龙门,既得利益者必须迅速将其纳入体系——如同《论语》所言\"君子群而不党\",但现实是\"不党则危\"。这份急就章的\"世交\"情分,实为编织责任共担的护网,防备未来可能的舞弊追查。
二、严监生的两根手指
油灯将尽时,严监生枯槁的手突然竖起两根指头。大侄子猜是两笔田产,二侄子猜是两位姨奶奶,唯有赵姨娘哭着吹灭一根灯芯:\"他是心疼两钱灯油!\"众人讪笑间,谁也没看见窗纸上映着保结人周学道的影子——三年前那场院试,正是两根金条买通这位学政大人。
严监生的两根手指是科举制度下的隐喻。一根指向银钱铺就的功名路,一根指向联保制度下的沉默同盟。这正应了《庄子》\"指穷于为薪,火传也\"的玄机——当个体生命将尽,集体罪恶却如灯油代代相传。赵姨娘吹灯的动作,恰似科举体系对真相的永恒遮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