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8章 先皇死新帝立,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猫头叔叔,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258章 先皇死新帝立

过了没几天,夜里,朱瞻基突然呼吸困难,太医抢救无效,驾崩于乾清宫,年仅三十八岁。

皇帝驾崩,宫外很快有人传言,说是张太后将要立朱瞻基的弟弟襄王朱瞻墡为帝。

襄王朱瞻墡是朱瞻基的胞弟,是朱高炽与张太后的嫡次子。太子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迎立襄王确实也说得过去。

但这个消息是谁传出去的,就耐人寻味了。

是襄王么?不是,这家伙其实很聪明,按大明的礼法,有嫡立嫡,有太子在,哪怕年纪再小,让太子嗣位才是正统。永乐朝的诸子争位他可是看在眼里的,争位最积极的汉王最后被活活烧烤而死,不可谓不惨烈。他可不愿意卷进风险极大的皇位之争中去。

是太后么?看起来很合理。毕竟太子朱祁镇还太小,虚岁九岁,实际年龄还不到八岁,让他当皇帝实在有点勉为其难。与其让幼子即位,不如让自己的嫡次子当皇帝,毕竟“国有长君乃社稷之福”嘛。

很可惜,也不是。

没错,这个人就是赵辉。

他这么做为的是试探一下,看看各方面的反应。

平心而论,如果让他拥立,他宁可选成熟的襄王。虽然朱祁镇现在很敬重自己,可等他过了七八年到了叛逆期,到时候大权在握,很难保证他还能愿意听人话。

街头的黄毛进入中二期,最多嚯嚯几个小姑娘。可皇帝要是中二起来……后果大家都知道的。

至于为啥这么干,其实他是揣摩了张太后的想法。虽然张太后没有明说过此事,但宝庆进宫去陪太后时,太后曾多次叹息“太子年幼,不能理国政,又该如何是好”,宝庆也不傻,只是安慰道:“内有太后主持,外有忠臣良将,国事尽可勿忧。”

回来后,宝庆就将此事告知了赵辉。

赵辉决定用此事来试探一下,看看文官集团愿不愿意妥协。如果愿意妥协,那历史就要从此改写了。那以后什么土木堡之类的统统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支皇帝世系,说不定连1644年都不会亡国。

可惜,文官集团并不愿意放过这个把持国政的机会,搬出了所谓的“遗诏”。

其实大部分明朝皇帝的“遗诏”都是皇帝死后大臣拟的,朱瞻基这个“遗诏”也不例外,朱瞻基死前已经多次昏迷,哪有那闲工夫立遗嘱啊。

“遗诏”说让太子继位,由内阁三杨、礼部尚书胡濙、英国公张辅、赵国公赵辉六人辅政,太皇太后张氏主持国政。

太后见内阁态度强硬,也没作其他打算,便牵着朱祁镇的手,带他到乾清宫,命人召集辅政六大臣。

“这便是新皇帝了。”太后公开宣布立朱祁镇为皇帝。

王振在一旁立马应和道:“请皇上升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综影视之不走剧情,攻略气运者

爱吃蜜饯的满朝文武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邋邋遢遢的星星

翡翠天眼:开局万倍捡漏!

北半球奥特曼

疯批王爷的替嫁小医妃娇软可人

以竹

重生八零:好好活一次

生如夏花SK

厂院新风

快乐的和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