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再征兀良哈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3章 再征兀良哈,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猫头叔叔,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宣德七年的年尾,朱瞻基过得应该是近几年最舒坦的,首先是各地钞关、市舶司的关榷税在年底都解送到户部了,年终一盘点,今年户部累计收到折色银三十五万七千三百五十八两。
内府库也是收获颇丰,除了钞关、市舶司收的实物税即本色外,郑和递解进京的下西洋收益折合成白银也有近二十万两。
当然,由于内外朝协商好的,本色归内府,所以,内府库的收益中包含了一大堆的香料、玛瑙、丝绢、布帛、漆、丹砂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朱瞻基很满意。
烧毁的三大殿可以考虑修一修了,毕竟堂堂皇城,一进门就三个光秃秃的基座,实在是有碍观瞻。
妃嫔们的赏赐可以不用节约着发了。
征讨蒙古的计划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哦对对对,差点忘了,前几年朕立下的宏愿,有生之年必定讨平大漠。”朱瞻基笑着对众臣们说道。
文臣们面面相觑,没有接话茬,武官们则都是一脸兴奋。
“兀良哈三卫,屡次犯我边境,朕意已决,定要亲率大军,将其一举荡平,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朱瞻基目光坚定,扫视着下方的臣子。
张辅随即出列高声应和:“陛下圣明,兀良哈三卫自宣德三年以来屡屡入寇,若不加以严惩,边疆百姓难安,我大明威严亦受损。更何况兀良哈一面向我朝入贡,一面却与阿鲁台勾勾搭搭,首鼠两端,若不彻底扫平,将来必成大患。”
接着杨荣、赵辉等人也纷纷发言支持征讨兀良哈。
这下杨士奇也耐不住了,只好也站队表示支持。
散朝后,朱瞻基召阁臣及张辅、赵辉单独议事,议定出兵的战略。
朱瞻基目光投向张辅,神色郑重:“英国公,朕命你为东路统帅,率步骑两万,自辽东出兵迂回至兀良哈东侧。辽东各卫所,自总兵巫凯以下,任你调遣。你智勇双全,定能助朕旗开得胜。”
“谢陛下!臣定不辱使命。”张辅心中暗喜,虽然只是东路军统帅,但是能让自己独领一军,可见朱瞻基对于自己的猜忌终于是打消了。自汉王朱高煦造反以来,张辅已经被朱瞻基冷落了好几年了,这回终于可以再次领兵出征,心中不可谓不高兴。
朱瞻基又说道:“西路军由朕御驾亲征,统兵三万,自喜峰口出关。东西两路夹击,这回务必将兀良哈彻底剿灭!”
众臣们纷纷劝谏,像兀良哈这种小卡拉米还用不着皇帝亲自出马的。
“陛下万金之躯,何必亲自领兵,塞外天寒,陛下坐镇京师,总领军事便可。”杨士奇劝谏道。
“太宗文皇帝五次出塞,兴于战场,死于战场,何等壮哉。我等子孙,当效其风,早日靖平漠北,世间可再无兵事,我天朝子民尽可安乐为业。”朱瞻基不听。
不过杨士奇也只是意思一下,毕竟朱瞻基这小子太跳脱,跑出去行猎也不止一次了,亲征也不过是跑得远一些而已。
众人静静等着朱瞻基的下文,皇帝虽然御驾亲征,可总得有人辅佐指挥大军吧?总得有人出去砍人当前锋吧?不可能让皇帝亲自提刀打满全场吧?
“西路军中军主帅由……赵国公担任,成国公朱勇为副。”
果然,还是由圣眷正隆的赵辉担任西路军主帅,不论文武都露出羡慕之色。
接着是文臣,朱瞻基命杨荣随征。本来应该还有个金幼孜的,杨荣和金幼孜几乎是永乐亲征的黄金搭档,朱棣几乎每次都带上他们俩。
可惜金幼孜在今年病故了。
大军出征,浩浩荡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