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皇帝偷吃
猫头叔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9章 皇帝偷吃,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猫头叔叔,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朱瞻基这么问,无非是想试探一下皇后的态度。毕竟立嫡立长乃祖宗家法,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便只能退而求其次,立庶长子。
孙氏也坐起来,双手搂住朱瞻基的腰,用身躯贴着他的背,把头放在他的肩上,脸上带着笑意,道:“皇上,镇儿和钰儿都是陛下的心头宝,也都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们各有千秋,实在难分高下。只是这立储,关系着大明的未来,朝堂内外都十分关注,确实得慎重。” 说到这里,她稍稍停顿,一只手放下去下意识地轻轻抚着腹部,眼中亮闪闪的。
“陛下,臣妾至今未能给陛下诞下皇嗣,心中满是愧疚。” 孙氏抬起头,带着一丝恳切,“但方才与陛下…… 得蒙陛下赐下许多雨露,臣妾想……再试一回,若能为陛下生下嫡子,那自是最好不过。若是不成,臣妾自当毫无怨言,定会尽力教导太子成材。”
朱瞻基不知是误解了皇后的意思,还是被感动了,转身将皇后搂住,柔声道:“那我再给你加注一点精华。”
说罢,又将孙氏给压倒。
过了几日。
朱瞻基在文华殿召见了内阁首辅杨士奇。杨士奇步入御书房,恭敬地行了大礼,朱瞻基抬了抬手,示意他起身,神色凝重地说道:“杨爱卿,朕如今三十有奇了,立储之事迫在眉睫,朝野多有非议,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杨士奇微微欠身,语气坚定:“陛下,依祖制,立嫡立长才是正统。如今皇后无子,皇长子聪慧沉毅,当立为太子,名正言顺,也可安朝堂与天下人心。” 他微微顿了顿,又道,“自古以来,长幼有序,遵循祖制方能保社稷安稳,望陛下三思。”
当然杨士奇夸朱祁镇聪明沉稳,那都是瞎扯淡的,五岁孩子能看得出个啥,夸几句那都是官面上的套话。
朱瞻基点了点头,陷入沉思,片刻后又问道:“那朱祁钰呢?朕观这孩子,也是勤奋好学,颇具贤能。”朱瞻基是夸朱祁钰也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什么勤奋好学,扯犊子,朱祁钰还没开蒙呢。
杨士奇恭敬地回答:“皇次子虽有贤才,但毕竟不是长子。若舍长立幼,恐生事端,引发朝堂纷争,还望陛下以大局为重。” 朱瞻基默默点头,心里已有了考量。
随后,朱瞻基又召见了赵辉,同样询问立储之事。
赵辉心中有点犹豫,他知晓历史上朱祁镇的种种作为,土木堡之变更是差点让大明江山陷入万劫不复。可如今面对皇帝的质询,他又不能说出心中所忧虑的。
总不能跟朱瞻基说“你儿子将来可败家了,一下子把一辈子能输的全都输了,整整三十万大军。皇位也丢了,自己都去瓦剌当了留学生。从古至今的大一统王朝,也就靖康之耻能与你儿子的功绩相提并论。”估计这么说的话,可能当场会把朱瞻基气得英年早逝。
朱瞻基看着赵辉,催促道:“赵爱卿,立储之事,关乎我大明未来,你有何见解,不妨直言。”
赵辉斟酌着言辞缓缓说道:“陛下,立储一事确实至关重要,关乎国本。只是臣以为,皇后娘娘如今尚年轻,凤体又康健,未来仍有孕育嫡子的可能。” 他微微欠身,“臣斗胆建议陛下,不妨再稍作等待。一来可等待皇后娘娘为皇室添丁,若能诞下嫡子,依祖制立嫡,自然是众望所归;二来也可趁这段时间,对各位皇子的秉性、才能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与培养。”
朱瞻基微微挑眉,盯着赵辉:“你的意思是,如今立储为时尚早?”
赵辉赶忙低头,语气诚恳:“陛下圣明。陛下春秋正盛,诸皇子都还年幼,立储也不必急在一时。臣说句不该说的,若今立了庶子,将来皇后诞下嫡子,又该如何?”
朱瞻基点点头,觉得赵辉说得也有道理。他召文武两名臣子奏对,得到了两种不同意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