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多元栖居:科技乌托邦的生活图景
穿越神探夏洛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6章 多元栖居:科技乌托邦的生活图景,重返九五豪门兄妹的财富征途,穿越神探夏洛克,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2009年5月20日,杭城的阳光温柔地洒在星宁园区,写字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折射出五彩光芒。这里仿佛是一个微缩的地球村,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们穿梭其中,说着不同的语言,却都怀揣着同样的热情与梦想。
沈浩然漫步在园区内,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人群。一位德国工程师正用流利的中文和中国同事讨论着项目方案,不远处,几位印度程序员围在一起激烈地争论着代码,而法国的设计师们则在艺术长廊里欣赏着最新的科技艺术展。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星宁园区上演。
“沈总,公寓住宅区的入住率已经达到了98%。”助理跟在身后汇报,“员工们对居住环境都非常满意,特别是那些小别墅,已经成为了高端人才争抢的‘香饽饽’。”沈浩然点点头,他的目光投向远处那片错落有致的别墅区,那里绿树成荫,流水潺潺,与现代化的写字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走进员工公寓区,智能门禁系统自动识别沈浩然的面部特征,大门缓缓打开。小区内,无人驾驶的清洁车正在清扫路面,空中不时有无人机飞过,为居民配送包裹。90平至280平的公寓楼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根据员工的需求自由组合空间。每一套公寓都配备了智能家居系统,居民只需通过语音指令,就能控制家中的一切设备。
在一栋150平的公寓里,岛国工程师山本拓哉正邀请同事们来家里做客。他的公寓布置得简洁而温馨,阳台上的无土栽培装置里,新鲜的蔬菜长势喜人。“来,尝尝我种的小番茄,”山本拓哉热情地招呼着,“在岛国,我从来没想过能在自己家里种菜。”
而在300平的大户型公寓里,美国的AI专家丽莎正在举办一场学术沙龙。客厅被改造成了一个小型的会议室,全息投影设备在空中投射出各种复杂的算法模型。“沈总,这个居住环境简直太棒了,”丽莎兴奋地说,“在这里,我不仅能住得舒适,还能随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上百套小别墅,这里是星宁园区内顶尖人才的栖居地。每栋别墅都配备了独立的实验室和花园,科学家们可以在自己的私人空间里进行研究,灵感枯竭时,还能在花园里漫步,寻找创作的灵感。
沈浩然走进其中一栋别墅,这里住着星宁量子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陈博士。别墅的地下室是一个小型的量子实验室,各种精密的仪器整齐排列,而地上则是温馨的居住空间。“沈总,这个别墅对我的研究帮助太大了,”陈博士激动地说,“以前在传统实验室,很多实验都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现在我可以随时进行实验,效率提高了好几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