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鲥鱼,最守时的鱼
穷鬼自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5章 鲥鱼,最守时的鱼,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穷鬼自嗨,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想着。
渔船停在中层排钩这里,赵东拉起主线,“嗯,大马鲛鱼,也算不错吧,”摘下钩子扔到筐里。
接着在拉线。
赵父也停好渔船走过来,正好看到一条海鱼被拉上来,随口问道:“曹白鱼?”
认真看一下又觉得不太像,又看赵东小心的在摘钩子,用眼神询问他。
“哈哈哈,爹,咱们今天不用赔油钱了,这是鲥鱼!”
“鲥鱼?”
“嗯!”
“这鱼不是淡水鱼么?最近几年可是少见了,拿来我看看!”
说着伸出手。
赵东把鱼递过去说道:“谁说的?鲥鱼是在海里长大的,每年差不多这个季节到内陆淡水的各个江河湖泊产卵,不过最近两年确实是少见了,咱们今天运气不错。”
赵父也点点头。
鲥鱼每年春末初夏到淡水和产卵,就像候鸟南飞一样的准时,所以古时候开始人们就叫它时鱼。
鲥鱼的外观特别没有存在感,嘴巴特别大,没有牙齿,长有锯齿状圆麟,体侧扁又高。
侧身和腹部是银白色,头和背是蓝绿色,一般能长到30~50厘米,是中上层集群鱼类。
“爹咱们回去留两条吃吧!”
接二连三的鲥鱼被赵东拉上甲板,赵父摘掉钩子都放到了筐里,看着数量不少,赵东看着咽了咽口水,想要尝一尝。
赵父立刻肉疼的反驳他。
“这么多便宜的鱼,随便你拿回去吃,怎么非要吃这么老贵的,不怪你娘说你就长个吃心眼。”
刚拉上来的线又是鲥鱼。
赵东直接摘掉钩子,单独放起来,赵父看了瞪他一眼,没说话。
由于肉质鲜美和极高的药用价值与“河豚”,“刀鱼”,一同被誉为长江三鲜。
古时候因为太过于好吃,它还被叫做“瘟鱼”,意思是吃过以后会上瘾,那时候还是朝廷贡品,好吃程度从中可窥探一二。
赵东想着。
【真不是我馋,现在不吃,后面吃的都是美洲那边的西鲱和长尾鲥,最多也就是云鲥,真正的鲥鱼就吃不到了,现在有机会怎么也得尝尝皇帝吃的好东西。】
鲥鱼在70年代还是高产鱼类,后面随着发展的不断进步,挖沙,围湖造田,和渔民在淡水幼苗的必经河流下网等诸多因素,导致鲥鱼的产量急剧下降。
现在80年代初运气好还能吃的到。
赵东记得鲥鱼在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具体在哪一年灭绝的他就不太清楚了。
即使知道是珍稀物种,放也是不可能的,大海多广阔,渔民又不只有他一个,前脚他放了,后脚别人捕到去卖钱,那他就是冤大头。
再说了,鲥鱼他才第一次捕到,好处还没享受到,就要为那些得利者的行为买单,他看起来那么像傻子么!
赵父看着他拉上来的都是鲥鱼,手有点痒痒。
“你歇会,剩下的排钩我来收。”
排钩剩的不多了,赵东觉得后面应该都是鲥鱼,也没什么期待感了,站起身让位置给他爹,自己走到船尾,张望了一会,看看那两条渔船的情况。
看到赵鹏敲击船舷,召唤来在海面自由跳跃翻滚的白海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