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家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03章 梦华录4,综影视:过分觊觎,富贵家鸭,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宋月今时》第四章 茶垄旧梦
城南的青石板路被晨露浸得发亮,林疏桐跟着顾千帆穿过一片竹林,远远便望见几株老茶树。茶垄间立着座青瓦小院,门楣上挂着块褪色的木牌,写着\"松风庐\"——正是顾千帆方才说的别院。
\"祖父最爱这茶垄的'瑞云祥龙'。\"顾千帆推开竹篱笆,\"他说这茶是当年太宗皇帝亲赐的茶种,要种在背阴向阳处,晨雾里采的芽头才带露香。\"
林疏桐深吸一口气,空气里浮动着清冽的茶香,比茶棚里的更纯粹。她望着茶垄间嫩绿的茶芽,忽然想起博物馆库房的旧照片——那是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茶碾,旁边配着说明:\"唐代贡茶需经蒸青、捣泥、压饼、烘干等工序,与宋代点茶法一脉相承。\"
\"林姑娘发什么呆?\"顾千帆的声音打断她的思绪,\"祖父该等急了。\"
松风庐的门虚掩着,推开来,正见个穿月白直裰的老者坐在廊下。他鹤发童颜,膝上摊着本泛黄的《茶经》,见顾千帆进来,立刻放下书卷,目光灼灼地看向林疏桐:\"这就是你说的'茶仙'?\"
\"祖父!\"顾千帆耳尖微红,\"这是林疏桐姑娘,昨日在樊楼点茶,用了'茉莉映雪'的手法。\"
老者起身,目光扫过林疏桐腕间的珍珠帕子,忽然笑了:\"帕子上的并蒂莲,是陈家旧样。\"他指了指廊下的茶桌,\"坐吧,我让阿福煮了新茶。\"
茶案上摆着套兔毫盏,与林疏桐穿越时握着的那枚极为相似。她伸手触碰盏沿,指尖传来熟悉的温润感——或许这盏正是当年陈家嫡女所用?
\"林姑娘。\"老者斟了杯茶推过来,\"我姓陈,单名一个'砚'字。千帆说你问起过《陈氏茶谱》?\"
林疏桐的手一抖,茶盏险些落地。她想起昨夜记忆里的画面:泛黄的纸页上写着\"陈砚,字伯玉,宋初茶学大家\",旁边配着幅仕女图,画中女子正是帕子上的模样。
\"您...您是陈伯玉?\"
\"正是。\"陈砚抚须而笑,\"千帆这孩子,从小就爱翻我书房里的旧书。前日他拿本残谱给我看,说谱里记着位'茉莉娘子',善用茶沫作画,帕子上绣并蒂莲。\"他指了指林疏桐的帕子,\"今日见你,倒真像从谱里走出来的。\"
赵盼儿在旁听得入神,突然拽了拽林疏桐的衣袖:\"你说你是从...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莫不是和这茶谱有关?\"
林疏桐望着陈砚期待的眼神,咬了咬唇:\"我...我确实知道些茶谱里的事。比如...陈家嫡女后来去了哪里?\"
陈砚的笑容淡了些:\"她嫁了个商人,去了江南。临走前,把茶谱传给了我,说'茶事易散,人心难离'。\"他指了指案头的旧木匣,\"谱就收在里面,你若想看,尽管翻。\"
林疏桐打开木匣,里面躺着本绢册,封皮写着\"陈氏茶谱·续\"。她翻开第一页,便见幅工笔仕女图——画中女子着藕荷襦裙,腕间系着珍珠帕子,帕角的并蒂莲与她的帕子分毫不差。
\"这是...我?\"她喃喃自语。
\"是你,也不是你。\"陈砚的声音突然变得悠远,\"茶谱里说,陈家嫡女的魂魄附在茶盏上,每百年便会寻个有缘人。那枚青釉茶盏,可是你在博物馆见的?\"
林疏桐猛地抬头。她想起穿越前的茶盏,内底刻着个\"月\"字——陈砚的\"砚\",与\"月\"在古篆里颇有几分相似。
\"那茶盏是陈家祖祠的祭器。\"陈砚点头,\"当年嫡女走后,茶盏便再没出过茶沫。直到前日,我在《东京茶报》上见人画了幅茶棚图,茶盏里的光和你描述的一模一样。\"
\"祖父!\"顾千帆突然插话,\"林姑娘昨日在马行街点茶,茶沫里画了梅花。谱里说,嫡女最擅'茶百戏',能画山水人物。\"
陈砚的眼睛亮了:\"可有叠晕法?\"
林疏桐想起昨夜用清水画的梅花,花瓣层次分明:\"有的。先淡后浓,像在沫饽上绣花。\"
\"果然。\"陈砚取过茶筅,\"我教你个'松风入盏'的手法。当年嫡女用这招,能让茶沫里浮出松涛声。\"他握住林疏桐的手,\"手腕要稳,茶筅要斜,击拂时力度要匀——\"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喧哗。几个穿皂衣的公差踢开竹篱笆,为首的络腮胡举着块木牌:\"开封府捕快,陈砚何在?\"
顾千帆挡在陈砚身前:\"王焕之又来闹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