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亩产三千斤意味着什么
自然之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8章 亩产三千斤意味着什么,三国:开局触发被动自爆系统,自然之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与此同时,戚继光拿下了广陵郡之后,整个徐州再无敌手。
不出三天,杨再兴和罗成就完全占领了东海和下邳两郡。
李成和张先率军驻守东海和下邳后,戚继光亲自领军攻下了琅琊郡和彭城国。
短时间内,徐州五郡尽入戚继光之手。
消息传回吴郡,寇封得知戚继光全取徐州后哈哈大笑:“戚继光真是一位名将啊,半月之内就拿下徐州之地,这等战功可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听闻寇封赞誉,在座众文武也都哄堂大笑,并向寇封致礼。
“主公,现在徐州、扬州已在我方掌控之中,我们的地盘已经连成一片,足以和曹操争雄中原。”
“而戚继光将军之才,果然与岳飞将军齐名,能够联手制定此等良策,夺取徐州,文韬武略俱是一流。”
“看来我这个军师,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得告老还乡了,哈哈哈……”这是庞统说的,但他只是真心佩服,并没有嘲讽之意,还有几分打趣的意思。
庞统话音刚落,一旁的诸葛亮也笑着道:“士元所言极是。
此次戚继光和岳飞联手定计夺徐州,即便我们也没有想到。”
“想想真是有些惭愧。”
诸葛亮说完也露出几分无奈,即便是他们这些顶尖谋士,没有岳飞提醒的话,真的未必能想到此战胜负在此。
因此这两位顶级谋臣也感受到了些许来自武将们的压力。
现在连武将都有军师级的智谋了,的确了不起!
不过,如今形势如此,众文武自然也为之欣慰。
毕竟大家早就和寇封捆绑在一起,他的实力越强,他们的地位就越稳固。
于是寇封笑着说:“孔明、士元不要自谦了。
夺得徐州虽是戚继光和岳飞的功劳,但你们二人的名声早已传遍天下。”
“既然徐州已入手,各位以为接下来是否要防备曹操的反击?”
随着寇封开口询问,庞统收敛笑意,轻摇羽扇认真地说:“主公,曹操此人虽奸诈但也气量不小。
按目前的战略部署,既然我们已经拿下徐州,他也只能咽下这枚哑巴亏,继续攻打西凉。”
“除非覆灭马腾和韩遂,否则他无法转移全部兵力至中原争夺主导权。
所以我认为,今年曹操是不会出兵徐州的。”
庞统说完后,诸葛亮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是的,我也赞同士元的看法。
眼看已是十一月,即将入冬,曹操即便想动兵也无能为力了!”
“而且目前对曹操而言,最有利的是拿下西凉。
至于我们这边的部署……”诸葛亮说到这里稍作停顿,然后郑重其事地向寇封施礼:“主公,在下认为,这次夺下扬州、徐州已经是我们军队极限。
未来一两年内最好不要再轻易开战。”
“孙权在扬州经营了三代,人心尚未归附;徐州也在曹操统治多年,当前我们的重心应当放在安抚百姓上。
只有将两地稳定下来,才可以再考虑与曹操开战。
至于益州,也应该暂时搁置。”
听到诸葛亮的话,寇封微微点了点头。
他深知诸葛亮所说的确是实情。
此次攻占徐州和扬州后,其管辖领土直接增加近一倍。
原本拥有的四十万大军分守各地都已接近满负荷,难以支持进一步扩张。
而赢得民心同样需要几年,荆襄地区已处于运转极限。
多年来积累的钱财粮草几乎消耗殆尽。
如果继续招募兵力,府库无法承受。
因此,在这种情形下,确实有必要先暂停进攻,专注发展内部力量。
当诸葛亮提出休养生息的建议时,文臣纷纷赞成,但武将们却略显不满。
在他们眼中,只有征战才能带来更多军功荣耀。
面对这种不同意见,寇封笑道:
“我自有安排,这些都只是小问题而已。
你们莫非忘了那高产作物土豆了吗?伯温已有消息传来:它已连收两次丰收,而且荆南四郡全数种上土豆!到今年年底,哪怕我的领地扩增至四个州——总人口一千五百万——也够养活他们!”
“加上扬州已被占领后可以实施之前的精盐计划,成功以后根本不会缺钱粮,哪怕多打几次战争,大规模扩充军力也没有问题。”
庞统和诸葛亮先是一惊,继而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主公说的是每亩产三千斤的土豆已经完全成熟的这件事?并且整个荆南四郡都已经开始种植?”
此话一出,满座皆惊!亩产三千斤意味着什么,在场的人无人不晓。
看来主公办此事早有定夺,自己还被蒙在鼓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