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月光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8章 星穗乡,云启未来,银月光华,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人脑就是最强智能!”
这句话对骄傲的人类来说是人工智能时代最好的补剂了,这样的论调屡见不鲜。李墨曜思索半天就输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自然令谢贝迪不爽,他刚要张嘴反驳,却又像被老师束缚住的孩子一样,强行忍了下来,只是自顾自地重重靠在椅背上,看样子像是生了闷气。
李墨曜接着说:“但智能体又不等于人类大脑,毕竟人类大脑是很复杂的,所以结合工业软件体系,我认知中的智能体应该是这样的……”
说着,李墨曜也不顾火锅还在热气腾腾的蒸腾,简单清了一下桌面上的碗筷,端过一台笔记本电脑,飞速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什么。
陈湘瑶好奇地站起身凑了过去,经过和妙妙相处的一个星期,她也不算连门槛都摸不着的门外汉了,当目光瞄过去后,她还是被新鲜的界面给吸引住了。
“思维导图……”
谢贝迪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上来,小声地在陈湘瑶耳边解释道。
不一会儿,李墨曜就完成了导图架构,然后他放下电脑指着屏幕解释道:“你们看,在这里AI充当‘大脑’,负责解析任务、规划执行步骤,并判断任务是否达成。以这个架构为例,智能体具体的三项基本操作应该是:生成回应、生成SqL查询、执行SqL查询。”他还不忘给陈湘瑶解释一下什么是SqL查询。
陈湘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她的关注点不在这里。
“根据陈湘瑶家乡的气候特点,我们可以把应用于工业体系的预测未来月份做以调整,把生产数据由工业数据转为农业数据,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简单,我虽然没有接触过农业,但也知道土壤参数是很复杂的,并不能像工业生产线一样精准,这里就需要模糊算法,我们可以通过接入农业大数据平台,比如省级气象局、农科院等单位来做。这不是很难,只是相比虚拟工厂,这更需要人来执行和操作,也就是老农民的经验……”
谢贝迪听出了味道,他惊异地盯着李墨曜问:“你是说想把工业软件应用于农业?”
李墨曜放下电脑两手一摊,挑了挑眉毛反问:“这不可能吗?”
“这……”
思维跳得太快,谢贝迪跟不上。
李墨曜补充道:“你也清楚,现在已经错过高新创业的最佳节点了,不是说不能去做此类行业的创业,只是这个高地已经被竞相占领,再想冲击顶端是很难的。”
谢贝迪点点头,继续听下去。
“但中国农业才刚刚开始啊,受各地区环境的限制,有些地方甚至连机械化都没达到,不是说不能机械化,而是成本太高,但这样一个小数据库才需要多少钱?别说一个村子,就是个体单位也能做得起吧。我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客户就是一个不足百人的家具厂,通过两万块钱的ERp就能精简结构、减少浪费和规划销售。”
“家具厂虽小,可那毕竟也是工厂……”谢贝迪说到一半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