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周氏集团
凌梦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8章 新周氏集团,被青梅背叛后,我娶了她的女儿,凌梦初,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虽然林雄曾贵为总裁,但在被优化的时候,也跟其他普通员工没有任何的区别,顶多就是劳动补偿多一些。梁沐风按照劳动法规定,慷慨地给了林雄.68元的补偿款,让林雄“感动”得热泪盈眶……
天杀的!当初自己的月薪(别奇怪,就算是董事长兼总裁,也是有月薪拿的),也不止35万好不好?!
可没办法,这就是劳动法的规定。当月薪超过上一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以上时,一律按三倍计算,且最高补偿年限为12年,每年补偿一个月薪水。上一年天海市的月平均工资是9882.13元,所以这么一算下来,可不就是这么多吗?
一分钱都没多给。
毕竟多给的话,林雄会觉得这是在羞辱他。
(注:该“月平均工资”数额为小说虚构。)
在把以林雄为首的冗员优化之后,昊林集团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发展方向从原来的地产开发、建材和机械零件制造转为了国际贸易。
感觉跨度有点大是吧?
其实在林雄经营昊林集团的时候,就开始发展自己的物流运输产业。只不过前昊林集团的物流运输是为建材和机械零件所服务的,目的是节约成本。后来随着人员逐渐增多,林雄才把物流运输单独拿出来建了个子公司,并开始承接其他企业的运输订单。
梁沐风在请精算师进行核算之后,发现昊林集团旗下的所有产业里,最赚钱的居然是物流公司,其次是机械零件制造。至于房地产开发和建材,则由于经济下行的原因,利润已经变得十分微薄。
只是由于前些年房地产行业火爆,林雄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所以即便近些年房地产行业不怎么赚钱了,但林雄仍然舍不得将这个板块裁掉,甚至还期待了撑过这段时间的房地产寒冬后,就可以继续赚大钱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房地产对于前昊林集团来说,就是个鸡肋。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
但梁沐风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梁沐风一向不太看得上房地产行业。在他看来,进入房地产行业只需要两个硬性条件,一个是足够充裕的资金流,一个是靠得住的人脉。只有拥有这两项,就算是让一只猪去做总经理,也亏不了本。
前些年房地产野蛮生长,房价节节攀升,导致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骚操作,比如拿还没建起来的期房拿出去卖,同时去银行做抵押,来了个“一房两吃”,然后继续买地继续立项继续抵押继续贷款。只要操作得当,一笔钱能当十倍用。
但同样的,这么做会导致企业负债极高。资金链稍稍出点问题,整个企业都得崩盘。
而企业一旦崩盘,就意味着烂尾楼会大片大片地产生。
为此,前几天国家下发文件,严格限制了银行的放款和放贷条件,不再允许在交付房子之前将房款交付给开发商。这样一来,在出现开发商跑路的情况时,买房人就不至于连本金都拿不回来了。
当然总有些银行是不怎么喜欢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的,还是按照以往的规则给开发商放款。虽然这么做风险很大,但银行业务上来了呀!这种银行,在开发商不暴雷的时候活得有滋有味,可一旦开发商暴雷,能连累一大票银行领导一起跟着坐牢。
但梁沐风看不上房地产还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为了维持经济稳定,国家是不允许房价出现大幅下跌的。至于原因,大家可以参考东边岛国“失去的二十年”。
啊不对,现在是三十年了。
房价虽然不允许下跌,但上涨的潜力已经是微乎其微。在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房地产行业必然首当其冲。除此之外,由于人口老龄化,民众对于住宅的刚需必然会逐渐降低。楼市的火爆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个时候还不想着转型,那就是找死。
现在还活着的房地产开发商,要么是夹缝中求生,要么就是实现了转型。转型的通常为两种,一种是继续干房地产,但是重心从住宅转向了综合社区或综合商业广场;另一种是直接不干房地产了,换别的行业。
而梁沐风选择的就是后者。
前昊林集团旗下的房地产子公司里,还挂着几支施工队。梁沐风索性把这些施工队统合到一起,创建了一家建筑公司。其他板块要么裁撤,要么打包出售。经过一番操作,新建立的周氏集团实现了全面转型,从原本的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房产集团,转型为以物流贸易和施工建设为主的综合集团。
在完成转型之后,梁沐风还面临两个问题,那就是总裁的人选和法人的变更。
在整个转型的过程中,梁沐风还遭到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集体反对。在他们看来,梁沐风的做法已经动摇了集团的根基,属于是自掘坟墓。
但他们在梁沐风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特别是在梁沐风解散了董事会后,股东们就更是一点底气都没有了。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股份打折出售给梁沐风,灰溜溜地离开了集团。
所以现在的周氏集团,已经变成了梁沐风的全资集团。
林洛雪的生日是在五月底,恰巧是在林洛雪生产完并坐完月子后。梁沐风打算把这个周氏集团,当作生日礼物送给林洛雪。
也算是物归原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