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林垂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章 暮色来电,灵童现世,藏宝阁,羽林垂首,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苏怀瑾和赵良言起身告辞,沈玉文教授将他们送到门口,叮嘱道:“你们要记住,考古事业是一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需要你们用一生去追求。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我相信,你们一定能为华夏的考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回家的路上,苏怀瑾和赵良言都陷入了沉思。他们深知,师父的教诲不仅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未来的期望。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牢记师父的嘱托,在考古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回到家中,苏怀瑾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思绪万千。他想起了在考古队的日子,想起了和队员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的时刻,想起了这次重大发现带来的喜悦和荣耀。他知道,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未来还有更多的历史谜团等待着他们去解开,还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他们去完成。他期待着明天的到来,期待着能在考古事业中创造更多的辉煌,不辜负师父的期望,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信任。
这一日,窗外斜阳将办公室染成蜜色,苏怀瑾正伏案整理着赵敬肃王墓出土文物的光谱分析报告。檀木镇纸压着泛黄宣纸,狼毫笔尖悬在《西汉诸侯王葬制考》的标题上方,墨汁凝成欲坠的琥珀。青铜器 x 光扫描图在电脑屏幕泛着幽幽青光,仿佛古墓深处的磷火穿越时空跳跃而来。
突然,自己的手机发出急促的铃声。苏怀瑾瞥见来电显示区号是南洋小少爷,指节在紫檀桌面上轻叩两下才接起电话 —— 这是他与古玩圈老友约定的暗号,若是三长两短的叩击便是代收赝品的托词。
\"苏专家,您这叩桌子的功夫可比我家老爷子盘核桃还讲究。\" 未及开口,听筒里便窜出清泉击石般的少年音,尾音带着狡黠的上扬,\"我是南洋李家的幺儿青云,上上个月您在东都铲交流会上把我三叔珍藏的战国蜻蜓眼鉴定成玻璃弹珠时,我可在屏风后头数着您衣裳沾了几粒瓜子壳呢。\"
苏怀瑾眼前浮现出那日情景。李家少爷捧着所谓 \"楚地秘宝\" 时,确实有个穿月白唐装的少年蹲在酸枝屏风后,衣摆沾着几片茉莉花瓣,当时还以为是侍茶童子。他转动着手中和田玉笔洗,温声道:\"李公子见笑了,令叔那串珠子虽非古物,但施华洛世奇的水晶切工倒是...\"
\"停停停!\" 少年急急截断话头,电话那头传来清脆的嗑瓜子声,\"我可不是来讨说法的。听说您刚挖了个不得了的王爷坟?要不换个场子透透气?这周末翡翠公盘,给您留了天字三号席 —— 对了,我新得的缅甸老坑原石里开出块带血沁的,像极了您论文里写的西汉血玉琀蝉。\"
苏怀瑾笔尖微顿,宣纸上洇开墨梅般的痕迹。翡翠公盘向来是珠宝商的战场,这般邀约实在突兀。正要婉拒,却听少年压低嗓音:\"上个月我在潘家园淘到半片错金铭文铜牌,刻着 ' 彭祖饮露 ' 四字,和您新出土的竹简笔迹倒像双生兄弟。\" 说罢竟当场背起竹简段落,稚嫩声线将 \"刘彭祖性狡诈,常着皂衣迎二千石\" 念得抑扬顿挫,活脱脱茶馆说书人的架势。
三日后,翡翠公盘现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