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此子断不可留,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博士气得发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难道为了饱肚子就可以苟且偷生么?

“歪理邪说!你也配是圣人门徒!”

其实两个人都没有谈到度的问题,等于鸡同鸭讲。度是很难把握的,基本上可以说没办法取得共识。

王博士进士出身,因为种种原因而离开官场来南京国子监,俗话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监生中不乏有中二青少年与王博士辩经,但都在理学或心学设定的范围内,没有像杨植这样否定“天道不变”的,这等于从根子上另起炉灶。自己在全新的战场难以取胜,大明有言论自由学术自由,又不能当众斥骂杨植失了师长身份,于是拂袖而去。

台下初阶监生一时愕然,然后向杨植竖起大拇指。

飘了!真的飘了!只有杨植心中叫苦,现在应该猥琐发育呀!跟乔宇、罗钦顺、王阳明这些外人再怎么闹红脸都无所谓,怎么可以不给自己的直接上司面子!

大明王朝百多年后,科举是唯一正途选官制度。监生的前途有以下几种:通过南直县学州学府学保荐入监后认真学习,通过各种考试,获得肆业证,等同于举人有资格直接去北京参加会试,每科会试都有监生中进士的。但是获得肆业的监生很少,上千监生中每年才二三十个,这种是正经读书的;

当然,如果监生真是认真学习,哪怕是初阶中阶,也可以直接以秀才身份报名参加乡试,若通过乡试直接获得举人身份;

部分有背景的监生都是找个人脉去衙门历事,被评为卓越后把临时官职转正,干上中书舍人、县主簿、孔目这类杂官;这种一般是荫监;

其他的监生只挂名不坐监,享受秀才待遇。如果再加钱获得肆业证,就等同于举人,他们心中有数根本不会去会试。这种就是捐监。

杨植这种两面人,典型的既要又要,一方面确实想学习,一方面又像捐监那样挂名不坐监。

现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名汪伟,是从南京国子监司业升上来的。现在杨植就规规矩矩地站在他面前。

汪伟皱着眉头打量杨植,说道:“年轻人,你的思想很危险呀!”

汪伟弘治九年三甲进士,馆选为庶吉士后任翰林院检讨。明朝的学历歧视非常无情,一甲二甲三甲进士进翰林院后,待遇职位各自不同,当然不排除状元作死仆街、三甲进士有奇遇这种事。

汪伟的官途应该就是到了终点。杨植回想了一下明史,此人籍籍无名,应该不用怕他。

“祭酒大人,我的思想有什么危险?”

汪伟冷笑着说:“王博士可曾与你辩经乎?我更不想与你辩!即使是罗前辈之气学、王阳明之心学,亦没有非天理、扬人欲之说!”

杨植叹口气,也不想解释,更不想认错。大明中后期各种思想激荡,开讲座、辩论会的学者到处都是,说什么的都有。再过几年就有人说孔孟迂阔、程朱虚伪的。自己只是身份太低而已,身份高的人不屑跟自己辩。

果然,汪伟又政治正确地说道:“凡是监生,都是为求学而来!正经读书的监生是想考科举的!你扪心自问,如果考乡试会试的监生受你影响,能考中吗?”

“所以祭酒大人的意思是?”

“你既然是荫监,有两个选择:其一今后不要坐监亦不必上课;其二将你革出南京国子监!”

杨植大惊,这两个选择对自己都是死路!理论上品学兼优的一等秀才或监生才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杨植可以跪舔太监、皇帝,但是在读书人面前就必须维持士人的人设!他下意识问道:“请问前辈,革除小生,有什么由头?”

现在说前辈也晚了,汪伟面无表情官腔十足地说:“没有什么由头,南京国子监我一言而决!如果你非要一个由头,你之前缺过考试,那么本月底考试,把你列为最后一名,给你末位淘汰的由头,你接受吗?”

杨植了解大明官场一言堂的规则,遂拱手道:“请前辈三思!不要干损人不利己的事!”

汪祭酒莫名其妙,笑着说:“你在教我做事?”

杨植知道现在说什么都是多的,施礼后离开了祭酒的办公室。

汪伟冷眼看着杨植离去:莫要怪我,是杨首辅让我赶走你的!不过杨首辅没有错,无论什么理由,该监生学问迂邪,为人又不识时务,此子断不可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

百万仙帝,我将无敌

白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