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尊王讨奸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尊王讨奸,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又是一个艳阳高照的早晨,暮春的春风温柔地送来各样花朵的香味、草木叶子的香味、以及新鲜泥土的香味。
阳光少年杨植元气满满,大步流星走入南京的四夷馆,进门就高呼:“我亲爱的宋酱、细川酱,快出来!看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宋素卿、细川高元闻讯从屋里出来,见杨植递过来两个卷轴,两人打开一看,是两张敕书,大明朝廷封宋酱、细川酱为六品承直郎。
宋素卿不满地说:“我爱大明,可谁爱我呢?杨酱,当初你说的是至少四、五品散官。”
“你不能只在赢的时候,才爱你的大明!”杨植道:“从五品散官往上,就要称大夫了,那是什么待遇?你们两人哭一哭就得个六品官,我辛辛苦苦十年寒窗才是一个秀才!”
细川高元年龄和杨植差不多大,家中让他出使大明见世面。这几天出外采购,见到南京繁华,人一直都处于震惊当中。他听到杨植这番话,很不甘心地说:“听说杨酱的老师是大明吏部尚书,要办下一个五品散官应该很容易吧!”
杨植不满地哼一声:“我给你们解释一下呀,文官的散阶你们嫌品级低了,想要高品级的也有!封给藩邦的武官散阶就比较高,一般从百户起步,直到都指挥使!
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人家草原上土尔扈特部的首领才是一个千户,为太宗文皇帝出生入死的兀良哈三卫,听名字就知道只是三个卫指挥使!”
最后杨植一挥手做出结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宋酱、细川酱才明白这里面的弯弯绕,两人心里开始盘算起来。
杨植见状贴心地说:“所以,武官散阶虽然品级高,也不是容易拿到的!你能为大明出多少兵,就给多高的武官阶级!”
细川高元想想说:“如果我能拉出一万兵呢?”
杨植瞪大眼睛,讶声道:“那你厉害了,指挥使都配不上你,至少龙虎将军起步!二十岁的大明龙虎将军,你是蝎子尾巴,独一份!去北京都能跟兵部侍郎谈笑风生!”
宋素卿只是一个上门女婿,拉不出兵来,神情沮丧。杨植见他低落就安慰道:“你就走文官路线,只要立功,也很有前途的!”
三人回到屋内,宋、细川两人把看一番敕书后,细心收好。杨植坐下来,笑容可掬地说:“采购得都差不多了吧?你们也该回国了。既然我送你们来南京,再陪你们去上海县离开!这一路上让你们多认识些高官显贵,以后有的是机会跟他们打交道!”
因发型、服装、语言的关系,日本使团在大明处处被歧视,何曾有过这种热情好客的明人,何况此人还是一名秀才公!
细川、何素卿浑身暖洋洋,不由得感动得热泪盈眶。只听得杨植又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两位好兄弟,回到日本有什么打算?”
宋素卿与细川高元对视一眼道:“还请秀才公提点!”
杨植说道:“天子仁厚,见过南京兵部尚书后,对日本人民的苦难是茶饭不思,夜不能寐!立刻同意出兵恢复日本国秩序,所以才有诏书敕令,给二位封官!
但细川酱回日本后要闷声发大财,不要声张!”
细川迷糊说:“秀才公刚才不是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吗?”
杨植一脸恨铁不成钢神情,痛心说道:“我们三人是好兄弟,所以对你推心置腹!如果这事在日本传出去,那些什么三好家、大内家等等都向大明输诚怎么办?你们细川家不就泯然众人乎?天兵大老远去一趟日本,一看到处都是亲善人士,那只能马上转身离去!天兵一走,你们又要打起来的!”
宋素卿激愤不已:“确实如此!天兵没来,大内家欺负我们;天兵来了,大内家还是欺负我们,那天兵不白来了嘛!”
细川想想是这个理,又想起死对头大内家,气不打一处来,一拍桌子说:“那大内家谱儿还挺大,他们以为是个人就能做大明的狗嘛!”
“能做大明的狗,是最大的荣幸呀!”宋素卿感叹道。
杨植连忙安抚他们:“拉起你家的兵丁,起名就叫‘皇协军’,在海岸边准备接应天兵!军歌我已经在写了,到时候天兵扫荡日本其他诸侯、奉公,日本就是细川家的,谁当日本国王,你细川家说了算!
记得回去后先运一批金银到李老巡抚、苏杭织造太监这里买粮食,总好过天兵就食日本!我这个人心善,见不得日本民众受苦。
大军出动,粮草先行,又是跨海东征,天兵至少要半年后才能出发,你们有的是时间。”
停留南京几日,日本使团在南京挥金如土,采购了大堆的中草药、丝绸、布匹、茶叶、瓷器,在导游杨植的推荐下,还买了一堆凤阳的琉璃物件装上船,顺江而下又来到苏松巡抚衙门。
苏松巡抚衙门又挪地方了,李充嗣老巡抚年后流浪到太仓州刘家港一个小庙里。
这次不同以往,日本使团刚在太仓州官驿住下,苏松巡抚衙门、苏杭织造太监就送了一张帖子过来,晚上在太白酒楼为日本使团首领接风洗尘。
酒宴上,李老巡抚、廖太监盛情相邀日本使团在太仓盘桓数日,请日本朝天使、副使把日本的各诸侯情况、山川地理、登陆接应地等事项告诉太监,还贴心地说将派几名书吏、小宦去官驿,为日本使臣做文秘记录。
分守苏松等处的参将陈璠也在座,他刚刚提拔为参将兼提督备倭。原任的备倭指挥使、太仓卫指挥佥事等武官俱被锦衣卫逮问。原因是李老巡抚上了一个奏章,弹劾这两人征兵、防御失事,以致没有发现日本使团的船来到松江府。
第二天李巡抚、廖太监、陈璠提督与杨植一起来到太仓州刘家港,港口还停留着一艘高大巍峨的宝船,正是一百年前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的唯一遗留物。
太宗文皇帝后,大明朝廷就停了官方的对外海贸,仁宣时期干脆把船拆了,后面英宗睿皇帝曾想重启海贸,结果翰林院国史馆说当年的水文、造船、航海路线图等资料找不到了。
大明王朝能不能打仗,或想干些啥,其实有些时候,取决于翰林老爷。
成化年间,十六岁就提督西厂的太监汪直在西北立下边功后,又想趁着老挝、安南互相攻伐的机会灭了这两个藩国。结果翰林院告诉汪直:当年太宗文皇帝征安南的路线、地理、用兵等兵要资料丢失不见。等到嘉靖派刑部尚书毛伯温挂帅征安南时,那些资料又从翰林院国史馆找出来给毛伯温了。
毛伯温也是江西吉安府人,现在已经入仕,可惜目前他在河南为官,资历也根本不够,否则可以请罗老师运作运作,廷推毛伯温挂帅东征,毕竟用历史上有业绩的人省心。
看到被拆得只剩下龙骨的宝船,杨植想起往事,对李老巡抚说:“也许半年后就可以东征日本了,李老前辈有没有兴趣挂帅?”
李充嗣曾在陕西、山东主管兵备,举荐过杨锐,率领水军打败了朱宸濠,本身就是知兵之人,人在苏松挂着右佥都御史头衔,正是最合适的为帅人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