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4章 焦虑,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制度上,萧鸣凤是南直所有童生秀才的老师,杨植不敢托大,回复说:“大宗师!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世上哪有万年天子!”

正月十五元宵后,各部门恢复正常办公。按制,正德应该主持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但是内阁传来的消息是“上疾甚”。

一些御史又纷纷上疏劝正德说当今灾异不断,藩王屡叛,是因为陛下未有子息,“伏望陛下以宗庙社稷为重,密与执政大臣慎选宗室亲而贤者,正位东宫以系天下之心”。

正德躺在床上听司礼监少监念完奏疏,又吐了一口血,对太监魏彬说道:“你去跟内阁商量一下,能不能给我换一个医生?不要太医院的。”

魏彬流着泪去过文渊阁后,过几天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职署上了一道奏疏:“昨司礼监官传谕: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博访精通医药者,臣等窃惟天下名医皆聚于太医院,又选其尤者入御药房,但当专任而信用之,自收万全之效。”

正德一筹莫展,挣扎着让近侍扶自己去院子里走一圈。次日杨廷和等人又上疏道:“近日以来,伏闻圣体渐复康宁,大小臣工不胜欢庆。”

奏疏还说:“宜倍加调摄,凝神静虑以养天和。凡一切游玩动心劳形之事,悉置之而不问。”

杨廷和写完奏疏一身轻松回到家中,儿子杨慎迎上来问过安后即问道:“圣躬康泰,我们翰林院要不要写个贺表?”

杨慎和父亲一样,亦是一名神童。他比正德年龄大两岁,正是年富力强之年。

杨慎于正德二年十九岁中举,正德三年参加会试时,他的试卷被列为会试第一。不料会试主考官王鏊相公不小心把蜡烛的烛花滴到杨慎的试卷上,致使杨慎会试落榜。

杨慎在三年后卷土重来,一举夺魁考上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但是因为劝谏正德不要“轻举妄动,非事而游”没有成功,于是称病返回四川老家。他听到正德重病后急急回到北京,元旦前才赶到翰林院报到,恢复修撰的职务。

杨廷和见到儿子,倍感欣慰,不过脸上没有表露出来,淡淡说道:“此无用功尔,不必心急。”

杨慎于正德六年为从六品修撰,今年已是正德十五年,还是从六品修撰,这九年在翰林院真是蹉跎岁月。

翰林清贵,没有什么事做,所以翰林的升迁比较困难。但是翰林的升迁与任何官员完全不一样。翰林院属于内廷,翰林的升、贬不经吏部,由皇帝一言而决。

翰林的主要的事务有三:替皇帝捉刀写诗词歌赋、编书、给皇帝讲课。翰林想升迁只能从这三项事务着手。

但正德既不想写诗词歌赋,给孝宗编实录也轮不到一个新人。按常规杨慎应该任经筵讲官给正德上课,上课时讨得正德升到侍读、侍讲,可正德显然不是愿意上课的人。而正德在这九年也没有给杨慎其他的编书任务,所以杨慎的级别九年未动。

杨慎从老家修养回来,见翰林院有两位同年,当初只是最初级的检讨,比自己低两级,居然在去年已经升到讲官,不免有时不我待之感。

杨廷和理解儿子的心情:好大儿中状元时其实就有物议,被认为是杨廷和暗箱操作的结果。所以自杨慎之后,内阁形成不成文的潜规则:凡是阁老的儿子参加会试殿试,名次都不能靠前。

看到儿子回北京后心境有所变化,居然想通过拍马屁的方式升迁,首辅心中叹口气,对杨慎说道:“读书第二,升官第三,修身齐家,乃是第一件事!”

杨慎神童出身,自小认识他的人都称赞他是宰辅之才,不免自视甚高。听到父亲的话,回道:“修身齐家,后面两件事是治国平天下!儿总不能修一辈子的身吧!

吾等词臣,为圣上写贺词贺表是本分,谁人敢说三道四!

此次圣上南征归来,翰林院两位同年给圣上上了贺表,即被提拨为讲官,眼看今年明年就是侍读侍讲学士,转到六部历任几年后就是侍郎尚书,从此即有入阁资格!

官场上是一步错过步步错过!父亲忍心看到儿子再拖几年去国子监任祭酒,从此远离中枢乎?”

杨廷和沉默半晌,含糊说道:“快了,快了!不要把精力浪费在今上身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甜撩心宠

冷亦蓝

调任汉东后,压亮平灭瑞金!

玖酒酒9

快穿后普通人被金手指带飞了

南荒的兔子

校草今天嘴硬了吗

予西慢

寒假打工造战机,国家供你当祖宗

穿越时空的猫

百万仙帝,我将无敌

白绫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