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上洛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上洛,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在郊天典礼上于众目睽睽之下呕吐乌血委顿不起,皇上身患恶疾的消息不再是最高机密。一道道诏书从内阁六百里加急发给各省驻扎地有藩王的巡抚,令其严密监视驻地的藩王,不得让藩王及家人出王府大门一步。
吴杰、郑宏、吴釴等几名资深太医搬进豹房跟侍卫住一起,每天把正德的病情、医案汇报给内阁。
元旦前,内阁宣布正德进食大增,病情有所好转。但众京官习惯性将信将疑。
北京的讯息自然被加急送到南京朝廷。元旦休沐期间,徐天赐跑到隔壁的杨植小院里拜年,把机密情况简报给杨植看,问道:“好兄弟,你怎么看?”
杨植看后心如明镜,对徐天赐道:“凡是朝廷辟谣的事,你要反着听!
节后你就拿着兵部文凭去广州上任,不要让南京的御史、给事中看到你而弹劾你!”
从来没有见过对朝廷没有一点信任感的秀才,除非你是像我一样的二品官!
徐天赐指着邸报的一栏说道:“为什么你那么热衷于下南洋?那满剌加国王被佛郎机人侵占关大明屁事!佛郎机人已经驱逐了满剌加国王,上个月佛郎机人遣使进贡,请皇上封诏,许他们来京。
不过有几名御史反对,丘道隆御史说要讨伐佛郎机人,令满剌加复国才允许佛郎机进京;何鳌御史则说佛郎机人凶诈,兵器较诸夷最精,应驱赶大明的佛郎机人,严防广东人向佛郎机人走私。
前几日内阁把御史的奏疏发礼部部议,部议结果是请处置广东三司掌印并守巡巡视备倭官,以后严加禁约束夷人留居广东馆驿。内阁已经批准了。
所以,刚好我哥魏国公先请求让我去广州都司署任都指挥使总督备倭,然后又刚好佛郎机搞事,礼部部议请处置广东三司掌印官,我这才是瞌睡碰到了枕头,赶巧了!兵部马上就给我发了广州都指挥使文凭!”
说着,徐天赐四十五度角朝向天空:“哈!我这几年想啥来啥,想吃奶来了妈妈,想娘家的人,孩子他舅舅来了!我也不知道我的运气为啥子这么好!
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与先祖中山王一样,也是星宿之一?”
何鳌的名字,让杨植心中一跳。何鳌在正德十二年中进士,在刑部任主事,去年因谏阻武宗南巡被打了廷杖后声誉鹊起转迁为御史。不过现在还早得很,用不着跟何鳌交往。
杨植听着徐天赐胡咧咧,羡慕地说道:“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我不如你,你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异父异母亲兄弟,我就没有你这样的福气!”
徐天赐艰难地咽口口水,强行转换话题道:“那我去了广州,人生地不熟,你有什么锦囊妙计?”
他,还是一个孩子!
这年头确实远行不易,杨植感觉有点羞愧,做好心理建设后絮絮说道:“你多带几个亲信去,安插到关键岗位。到广州后大方点,多使钱!
另外把张二带上。他脑子活,做生意厉害,又有基层工作经验,跟邪教打过交道,西洋教的话术套路,佛郎机人想从我大明偷什么,他一听就明白!”
徐天赐眼泪汪汪道:“你还有什么跟我说的?”
杨植想想又叮嘱道:“我过些年找个机会去广州看你!你先稳住别浪!
记住太祖高皇帝的话:凡帝王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所窥,国必不失;若恃安忘备,则奸人得计,身国不可保矣。你在广州学着点。”
杨植说的是太祖写的《皇明祖训》,这段后面还有更琐碎的指示:哪怕是与亲信密谈,护卫也不能远离;平时在宫中,刀枪衣甲不离左右;良马随时在宫中备好;如果不能出宫,则经常要到院子里察看风云星象,谛听集市传来的声音;早起晚睡,按时进餐,午饭不能吃太饱等。
太祖高皇帝很喜欢普及教育,下令让老百姓阅读背诵《皇明祖训》、《大诰》等律令,还把马皇后的言行编成《高皇后传》,让天下女子学习,所以大明男女的识文断字能力和眼界见识较高。
徐天赐在卫学、武学自然读过大明列祖列宗的语录,他听杨植这么一说,回味之后,惊恐问道:“你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杨植笑笑没有说话,两人边说着边走出小院。南京城里熙熙攘攘,往来拜年的人群络绎不绝,街市两边树上张灯结彩,城市里弥漫着食品的香味,小孩子放着鞭炮,嘻笑打闹。
这年月官员之间拜年都是令仆人抱着一大堆拜年帖,跟着自己到处走,上别人家门口递上一张拜帖即转下一家,这就算意思到了。
杨植陪着徐天赐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也是到处投帖子,碰到熟人就拱手行礼,互道祝福。
徐天赐自然要去南京兵部乔宇尚书宅院投拜帖。乔家门子接过帖子一看,说道:“徐将军、杨监生,请暂且留步!乔尚书说留二位吃个便饭。”
南京城里值得乔宇投拜帖的官老爷不多,下午乔宇就回来了,把两位客人请进书房。
乔宇先寒喧一句:“你游学金陵,又出监在南京锦衣卫历任,勤于王事,令人佩服。”
杨植恭敬回道:“晚生不才,所以昃食宵衣!只为这盛世,如乔尚书所愿呀!”
见杨植又把天聊死了,乔宇也懒得再说场面话,从书架上拿出一摞文书,说道:“东征主帅李左都御史、张岳巡抚等人发来的奏疏,托我转交圣上,你看看!”
从南京中转琉球至日本,来回要三个月,现在也差不多有回信了。
杨植一边接过文书一边问:“细川高国是不是上洛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