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太监也要刷声望
沧海茫茫粒米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太监也要刷声望,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于十二月辛酉日幸扬州。在这之前,太监吴经打前站,把几大盐商的家宅院子全征收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总督府官署。
杨植徐天赐哥俩来到扬州后,先去盐商会馆想借住几宿,却见老熟人盐商会长一家住在会馆里,拖家带口连同仆役二十余人,把会馆占得满满当当的。
会长见两名青年锦衣卫进来,其中一个还是指挥使级别的高级军官,吓得魂不附体。杨植连忙使出大唤醒术,会长定睛细看,认出其中一名锦衣卫还是老熟人。
一年多来,扬州盐商与凤阳工坊的合作非常成功,盐商拿出渠道与凤阳共享,帮助凤阳铺了很多货。杨植来之前还象征性买了礼物,不料看到会长如此狼狈。
会长尴尬地说自家院子被皇上征用,女眷多住客栈不方便,所以暂时住会馆。
“吓死额了,额看到锦衣卫上门,还以为来找处女、寡妇的!”
徐天赐怀疑自己听错了,问道:“我们锦衣卫负侦缉、监视之责,找处女、寡妇干吗?”
会长请两人坐下吩咐仆役上茶,解释说:“皇上来扬州,说身边要女人侍候,特别点名说只要处女、寡妇!现在扬州城里民间汹汹,家里有未婚女子的,连同寡妇,一夜之间都找个男人嫁了!”
徐天赐杨植面面相觑。正德常有些出人意表的举动,而且常常关注寡妇。刘谨刘公公权势熏天之际,就曾下令不准北京的寡妇守节,催她们快点嫁人。
杨植不好说什么,倒是徐天赐怒道:“皇爷身边有坏人!这定是太监使坏,从刘谨开始就是这样!”
人家好好的寡妇愿意为丈夫守节,终身不碰男人,这是立贞洁牌坊的好事!联想起民间传说正德皇爷喜欢嫁过人的少妇和寡妇,真是“空穴来风,未必无因”!
但这种事不能乱说,身为锦衣卫,立场要站稳。宁可犯政治错误,不能犯组织错误!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怎么能背后议论君父!
杨植连忙岔开话题,把徐天赐介绍给会长,拍着会长的肩膀说:“魏国公一家世代镇守南直,我这个大哥是南直锦衣卫话事人,你好好想想!”
会长连连点头:“你包社列,额知道滴,额知道!额制达太麻卡,额另外找一个盐商安顿你们!”
一行几人在另一个盐商家里找一个院子安顿好后,赶到盐商会长的家里去报到。
会长的家现在已经布满了北京来的锦衣卫,通报验腰牌后两人进院子,听到里面有人在尖厉地呵骂:“你踏马的一个芝麻粒小官,也敢对咱家摆脸子,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另一个声音回道:“下官不敢,只是现在扬州城里民众自相惊扰,恐怕生出事端。”
呵骂之人不为所动,继续输出:“少拿民众吓唬人,咱家在边关见过血的!别以为当个知府,你就代表了扬州人,扬州人同意你代表他们了?滚,皇爷养你何用!”
听到这里,两人猜出来骂人的是太监吴经,挨骂的是扬州府尹蒋瑶。
只见堂堂四品扬州知府蒋瑶灰头土脸从屋里出来,路过两人身边时,蒋瑶看见穿锦衣卫军官服的杨植,惊讶不已,低声问:“你怎么来了?”
上次在丛兰的官署,两人有过一面之交。蒋瑶粗略知道杨植是凤阳锦衣卫总旗,中了秀才,但没有想到杨植跑到扬州来了。
杨植不便多言,向蒋瑶使个抱歉的眼神,和徐天赐进屋拜见吴经,都没有下跪。
吴经见两人进来,犹自恨恨地说:“这些酸措大,自认为读了几天书,就不把皇爷放在眼里!这天下都是皇爷爷的,皇爷取几个女子享用还敢聒噪!”
说着,斜睨杨植一眼:“听说你是秀才,为丘得办得大事,又在南京立了军功?”
吴经原是南直织造太监,又转为印绶监太监,后镇守山西立下军功被正德看中。
正德最近身边的太监、宠臣大都是有军功的,新立下剿灭红花教军功的丘得,似乎要复制吴公公的升迁之路。
杨植心念电转:士大夫有座师、同门、同年互相抱团,政治斗争失败大不了致仕回老家当个乡贤,而且还有起复的可能。太监只要失势就是三条路:被对手或皇帝直接弄死;去冷宫每天洗衣服;最好的下场,也不过是像成化年间汪直那样,二十岁就被打发到南京种菜,囚禁到死。
太监圈比士大夫圈还卷!
杨植只得回道:“属下是南直所属中都锦衣卫,一切听命于丘老公,不过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
吴经哼一声,对徐天赐说:“平虏伯尚在皇爷身边扈卫,这里的锦衣卫就是你最大,你赶紧安排一下,皇爷明晚到扬州。”
平虏伯江彬是当朝权势最大的武勋,以军功封伯,提督东厂兼锦衣卫,现在随同正德南下。
徐天赐懵懵懂懂接过吴经手令,不敢怠慢,好在自己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又有杨植帮衬,两人忙了一天一夜,把警卫安排好。
次日晚上,突然有几名怒马鲜衣的锦衣卫缇骑在城外大喊:“皇爷驾到,快开城门!”
城门忙不迭打开,整个扬州城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通衢大道上点满火把,亮如白昼。
一队队盔明甲亮的骑兵在城内锦衣卫的引导下缓缓进入城内,后续的车队并不算太多,显得非常冷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